玄武門之變後李淵爲什麼把大權交了出去 這裏邊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

本文已影響2.37W人 

對李淵和玄武門之變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玄武門之變的時候,李淵明明有兩支軍隊可以勤王護駕,李淵最後爲什麼還把大權交出來?

唐高祖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唐朝開國第一功臣秦王李世民,在國都長安的玄武門發動了一場政變,先殺死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再派殺氣騰騰的尉遲恭進宮“護駕”,唐高祖李淵面對這一突變,並沒有懲罰李世民,而是接受事實,並且事後封李世民爲太子,兩個月以後更是禪位於李世民,自己成爲無權的太上皇。

玄武門之變看似過程簡單,但其實有着很多耐人尋味之處。

像李世民殺兄殺弟,尤其是將太子李建成這個儲君都給殺了,唐高祖李淵都是既往不咎,還馬上將皇位傳給他。還有李世民之所以發動政變,前提在於他已經處於絕對的劣勢,所以才鋌而走險,說明他並沒有掌握天下兵馬,但政變發生以後,掌握全國軍隊的唐高祖李淵,卻乖乖地將大權拱手相讓,過程太順利,難道就沒有軍隊勤王護駕嗎,今天宋安之來說說。

一、共有兩支軍隊勤王護駕,只不過李淵下令聽命於李世民

“其宮府諸將薛萬徹、謝叔方、馮立等率兵大至,屯於玄武門,殺屯營將軍。敬德持建成、元吉首以示之,宮府兵遂散”。

玄武門之變後李淵爲什麼把大權交了出去 這裏邊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

“南衙、北門兵馬及二宮左右猶相拒戰,敬德奏請降手敕,令諸軍兵並受秦王處分,於是內外遂定”。

根據《舊唐書》記載來看,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時,其實前後有兩支軍隊護駕勤王,一支是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兩人的私兵,一支是屬於禁軍的南衙、北門兵馬。

根據史料記載,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的私兵力量也是不容小覷。爲了應對李世民的親王府私甲,太子李建成“私召四方驍勇,並募長安惡少年二千人,蓄爲宮甲,分屯東宮左、右長林門,號爲長林兵”。齊王李元吉也和李建成同樣是“募壯士,多匿罪人”。

在玄武門之變時,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被李世民殺死沒多久,東宮和齊王府的兵士就到了玄武門,與李世民一方激戰,情況一度危急,尉遲恭將李建成和李元吉的首級拋出去以後,東宮和齊王府兵士一看主子都死了,自然是軍心渙散,因此散去。

但是東宮和齊王府的將領薛萬徹等人並沒有死心,散去以後是重整軍心,然後再與趕來的禁軍聯合在一起,與李世民一方對峙,李世民一方是處於絕對劣勢。

不過李世民早有安排,派殺死齊王李元吉的尉遲恭殺氣騰騰的進宮“護駕”,唐高祖李淵相當於是被刀架在脖子上,即使有軍隊勤王,但只要不配合尉遲恭,自己就先沒命了,所以只能答應尉遲恭“請降手敕”要求,下令軍隊聽命於李世民。皇室內亂,禁軍本就不想參與,李淵一下命令,自然是聽從,而東宮和齊王府的軍隊是徹底潰散。

玄武門之變,李世民的目標不只是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還有皇宮之中的唐高祖李淵,以這個來看,這三人是利益共同體。再加上東宮和齊王府軍隊後來與禁軍聯合在一起,所以可以說在玄武門之變時,先後有兩支軍隊護駕勤王。

二、李世民身爲開國第一功臣,支持者很多,李淵只得放棄反抗

秦王李世民除卻是唐高祖李淵的嫡次子身份之外,以他的赫赫戰功來說,還可以說是唐朝開國第一功臣。

玄武門之變後李淵爲什麼把大權交了出去 這裏邊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 第2張

李世民之所以鋌而走險發動玄武門之變,其實換個角度來看,就是唐高祖李淵利用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來打壓李世民這個開國第一功臣,由此引發的惡果。

在玄武門之變以前,武德後期的重大軍事行動,唐高祖李淵已經不再以李世民爲統帥,而是以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代之。

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也通過祕密或公開手段,來打壓分化李世民的秦王府勢力集團。像用金帛招誘尉遲恭等將領,不同意就加以排擠,曾下尉遲恭於詔獄,還要將程咬金外放到康州任刺史。

甚至逼得房玄齡和杜如晦兩大謀士被斥逐出秦王府,以至於在玄武門之變前夕,李世民召喚這二人回來密謀大事,他們都是不敢前往,使得李世民大怒,派尉遲恭再去請他們,如果再不來就殺之,纔將其帶回來。

到了武德九年,玄武門之變前夕,齊王李元吉更是藉着率師東拒突厥的機會,公開徵調秦王府的精兵猛將,要將李世民徹底架空,成爲案板上的魚,任人宰割。李世民自然沒有坐以待斃,而是召集心腹發動了玄武門之變。

李世民身爲開國第一功臣,雖然上面有父親唐高祖李淵壓着,並沒有掌握諸如全國軍隊等大權,但他經營的秦王府勢力集團還是很強大,有着諸如尉遲恭、程咬金、秦叔寶、段志玄等大將,外援則是有着洛陽的張亮、幽州的王君廊等。

玄武門之變後李淵爲什麼把大權交了出去 這裏邊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 第3張

還有負責玄武門守衛的武將常何,表面是太子李建成親信,實則是李世民心腹,在玄武門之變時發揮了大作用,不然以李世民那點兵力,都不一定扛到尉遲恭逼宮要權成功。

可以說在玄武門之變以前,李世民雖然未達到天下歸心的地步,但多年經營,又有赫赫戰功,支持者還是很多的。

等到發動玄武門之變時,李世民派敢於殺死齊王李元吉的尉遲恭入宮,其實用意很明顯,就是逼迫唐高祖李淵交出大權。如果李淵配合,那皆大歡喜,如果不配合,那麼尉遲恭就是大號的“成濟”,會採取非常行動,要麼一刀殺了李淵。要麼將李淵強行控制起來,以李淵名義發號施令。

在宮中的李淵其實並不死心,在知道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死了以後,他問裴寂等大臣該怎麼辦,其實是想得到大臣們的支持。

畢竟在外面還有禁軍聽從自己調遣,如果再對內獲得大臣們支持,李世民就是再犯上作亂,總不能將皇帝和朝廷重臣都一鍋端了。這樣做的話,後果李世民不一定承擔得起,如此拖延時間,等到禁軍殺進宮內,依舊有翻盤機會。

玄武門之變後李淵爲什麼把大權交了出去 這裏邊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 第4張

但是沒想到蕭瑀和陳叔達兩位重臣卻是說道:“建成、元吉本不預謀,又無功於天下,疾秦王功高望重,共爲奸謀。今秦王已討而誅之,秦王功蓋宇宙,率土歸心,陛下若處以元良,委之國務,無復事矣”。

不只是不支持李淵,還將太子李建成和齊王說的一無是處,說他們沒什麼功勞,還妒忌秦王李世民,所以被殺也是活該。而李淵也應該將大權交給秦王,這樣天下就太平無事了。

李淵一看一邊是殺氣騰騰的尉遲恭,一邊是不僅不支持自己,還要求將大權交給李世民的大臣,自己可謂是孤家寡人。雖然外有禁軍,但一時半會也進不來,而且禁軍一看是皇室內亂,也沒見李淵表態,本身就不積極,只是與李世民一方對峙罷了。

在這種情況下,李淵只能是爲了保住性命,是見風使舵地順着蕭瑀和陳叔達的話說道:“善!此吾之夙心也”。

就這樣唐高祖李淵將大權交給秦王李世民,因爲即使有兩支勤王軍隊,也是遠水解不了近渴,身邊大臣不支持自己,如果再不配合尉遲恭,肯定沒有好下場。

至於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之死,李淵都自身難保了,更不會因爲他們再因此跟李世民大動干戈。而且這二人一死,李淵就剩下李世民一個嫡子,如果不妥協,再硬扛下去,不是他死,就是李世民這個嫡子死,想來這也是李淵妥協的一個原因。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