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時期的東林黨影響力爲什麼那麼大 他們的主要武器就在筆桿子上面

本文已影響1.58W人 

對東林黨的影響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東林黨的由來不想多談,畢竟現在網上說得太多了。顧憲成被罷官回到老家,東林書院既講學又議政,吸引着許多有志之士,這些人中又有人考上了,就逐漸從一個文化團體衍生出政治團體。

東林黨在晚明非常有名,但它並不是現在的政黨,權力更比不上現在的執政黨。東林黨的主要人員分佈在言官系統,也就是清流,比如御史、六科給事中,很少有能夠做到六部尚書或者進入內閣的,所以東林黨的權力其實沒那麼大。你看魏忠賢,上面有皇帝罩着,還有東廠和錦衣衛這種武力組織,東林黨的武器主要就只有筆桿子,也就是輿論。

明末時期的東林黨影響力爲什麼那麼大 他們的主要武器就在筆桿子上面

爲何歷史選擇了東林黨

動盪社會下,輿論表達了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如果你看歷史的話你就會發現這樣一個現象,當政治清明的時候輿論就會溫和,當社會動盪的時候輿論就會異常活躍。比如東晉,清末時期,人們對於社會愈發的不滿,積壓在心中想要表達出來,比如指責當政者提出自己的治國方針,東林黨的理想是改變宦官專政的局面,減輕賦稅和重視商業,所以東林黨的出現是順應歷史潮流的。

輿論傳播能力提升:輿論同時也受另外一個條件的影響,那就是傳播能力。當今社會有網絡,所以輿論非常活躍,但是在古代輿論的傳播是非常慢的,傳播輿論的主要方式是通過人來實現的。在明朝中前期社會比較穩定,人被固定在一畝三分地上,那麼就輿論就難以傳播。明朝後期朝廷對於地方的掌控力變弱,破產農民涌入發達的江南地區討生活,商業城鎮和脫離農業人口的飛速增長,人口變得更密集,擴大了輿論傳播的空間市場,單位面積輿論傳播的成本下降了。(你可以把古代的輿論傳播想成送快遞)

雖然北宋時期已經有了活字印刷術,但是技術並不成熟,雕版印刷仍然是主流。在明朝嘉靖以後,活字印刷術纔得到大規模的推廣,江南水路運輸方便,大規模的城鎮新居民提供了廉價的勞動力,這使得圖書出版行業變得興盛起來,輿論傳播的能力大大提高了。

明末時期的東林黨影響力爲什麼那麼大 他們的主要武器就在筆桿子上面 第2張

明朝對於言論的管制比較寬鬆:專制之下也有自由。朱元璋曾說:凡軍民利病,政事得失,條陳已盡,下至編民卒伍,苟有所見,皆得直言無諱。我們說明朝言官非常威武,其實也是皇帝有意的支持。到了明朝後期,輿論變得更加寬鬆,所以纔能有像東林書院這種討論時政的地方。如果像19世紀的清朝一樣,那麼東林黨這樣的政治團體是難以形成的。

江南有着得天獨厚的發展條件,全國其他地區經濟水平遠不及江南一帶,經濟的發達會帶動思想文化的興起,經濟的發達也會提高該地區在全國範疇的政治地位,在新舊思想的碰撞之下,東林黨誕生了。這是一批具有思想的知識分子,他們救治社會,力挽狂瀾,意識到了整個社會意識形態的畸形發展。

輿論對於明朝政治的影響

朝堂之上

在前面就說了,東林黨主要分佈在言官系統,而明朝言官的在政治上是非常活躍的,甚至可以說在歷朝歷代中最活躍的就是明朝的言官。明代言官的典型特徵是秩低權重,勢凌三司,對個人的政治素養、品德、才識等方面都有着極高的要求。明朝言官的規模也非常大,有“在廷之臣,其爲言官者十之二三”的說法。

明末時期的東林黨影響力爲什麼那麼大 他們的主要武器就在筆桿子上面 第3張

言官影響朝政的方式就是輿論,比方說在張居正奪情一事中,反對奪情的大多數都是言官,大罵張居正不孝,這其實就是通過輿論對張居正施加壓力,如果就事論事,是否孝順跟有沒有能力擔當首輔一職位沒有任何關係,我們假定張居正不孝,但是他當首輔做得非常好,一點錯誤都沒有犯過,國家富強,人民幸福,那他應不應該當這個首輔呢?你仔細想想是不是這麼一回事。

但是中國自古以來就注重孝道,必須要德才兼備,不孝之人那麼幹什麼就都是錯的。這樣言官貌似就有了大義,但他們真的是因爲張居正不回家居喪才攻擊他的嗎?並不是,奪情只是提供了一個理由而已,言官也不是亂咬人。

在有明一代奪情的人事不少的,閣臣在任丁憂者共19人次,奪情起復者有11人次,以前也沒聽說誰奪情就那麼多人跳出來啊,爲什麼這次張居正奪情就鬧得那麼大?俗話說得好,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愛,想一想張居正跟以前那些閣臣有什麼不同你就知道了。

第一、張居正權力更大,用考成法把言官也控制在內閣之下,言官失去了獨立性。

第二、張居正的改革觸犯了官僚的利益,所以早就有很多人對此不滿。

所以明朝東林黨輿論有這樣的幾種鮮明特點,高舉大義的大旗,佔據批判者的主動地位,選擇性的攻擊被批判者。(我沒有任何批評東林黨的意思)

民間

其實輿論在朝堂之上與民間是相輔相成的,唐太宗說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並非虛言,朝堂也必須瞭解民間的輿論,對此做出相應的判斷。比方說努爾哈赤來犯,皇帝打算用比較親近的張三,但是張三的口碑不太好,對士兵經常打罵,所以遼東官兵對此怨言頗多,山東的百姓聽說張三是前線指揮官感覺要打敗仗,都往內地跑,那你覺得這張三能不能用?

你可能會問,民間怎麼知道朝堂上的動靜呢?還真的知道,那時候就有報紙了啊,有個叫做邸報的東西,比方說萬曆皇帝近幾年貪於酒色,邸報也敢刊印。很多時候甚至還影響朝堂上的決定,比如在紅丸案中“先帝驟崩,雖雲夙疾,實緣醫人用藥不審。閱邸報,知李可灼紅丸乃首輔方從哲所進”。

這一刊行天下,大家都知道方從哲跟先帝的死有關係了,你方從哲還怎麼在內閣幹?

又如明朝爲了不兩線作戰,崇禎密派陳新甲與皇太極和談,結果被邸報傳抄,結果一時輿論譁然。清人趙翼認爲,“徒以朝論紛漵,是非蜂起,遂不敢定和,以致國力困極,宗社淪亡。”

所以邸報起到的輿論作用非常大,這在以前是不可能的,正是我前文所說的輿論傳播空間變大,傳播能力變強,纔有了邸報這樣的東西。

明末時期的東林黨影響力爲什麼那麼大 他們的主要武器就在筆桿子上面 第4張

結語

如果讓我說東林黨,我覺得東林黨其實就是一個輿論的集合地,他們從事的不僅是政治運動,也是文化運動、社會運動,無論是東林黨還是後來的復社都是如此,如果你看東林黨的行爲方式就會發現,他們最積極的就是廣開言路,以天下輿論定天下之大勢,把朝廷當作是輿論的執行機構。

東林黨以“輿論”而形成,同樣的“輿論”也是他們最重要的武器。當然輿論是民衆表達自身的一種方式,本身並沒有錯誤,錯誤的是有時候民衆經常會被輿論帶跑偏了。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