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思翰是什麼人?康熙前期名臣

本文已影響1.7W人 

米思翰是什麼人,接下來小編帶你詳細瞭解歷史真相,一起看看吧!

康熙晚年雖然安於享受、對臣子過於寬容,以至於給繼位的雍正留下了一個爛攤子,但是早年的康熙勵精圖治奠定了康乾盛世的基礎;康熙一朝共六十一年期間名臣輩出,比如索額圖、明珠、馬齊、李光地、張廷玉等等,其中有一人他是康熙朝前期的名臣,爲康熙撤藩立下汗馬功勞卻過早去世,此人若非早死,成就和地位當不在明珠和索額圖之下,他就是馬齊之父戶部尚書米思翰。

米思翰是什麼人?康熙前期名臣

米思翰出自滿洲八大姓的富察氏,是滿洲鑲黃旗人,祖上雖然沒有十分顯赫,但曾祖旺吉努也是努爾哈赤的從龍之臣,1667年康熙親政後米思翰被擢升爲禮部侍郎,康熙八年(1669年)又被提拔爲戶部尚書,位居議政大臣之列(議政大臣制度在清朝前期風光一時,康熙親政後逐漸被削弱)。

米思翰在康熙前期主要有兩大功勳:第一,康熙親政前和親政早期,朝廷對地方財賦有個不成文的慣例那就是各省財賦在地方藩庫,支配權在各省布政使手上,這樣難免就有截留最後收歸國庫的就會大大減少;米思翰出任戶部尚書後發現了這一弊端,於是奏請將各省俸餉諸經費先押解入京收歸國庫,此舉將勾稽出納權盡屬戶部,大大充實了中央財賦收入。

米思翰是什麼人?康熙前期名臣 第2張

康熙十二年(1673年)朝廷爲是否撤藩爭論不休,不少大臣認爲朝局剛剛穩定,撤藩軍費開支太大難以承擔,米思翰不僅力主撤藩,而且擲地有聲的說:“軍需浩資,內外協濟,足支十年,無可他慮。”米思翰有此底氣正是因爲他此前的財政收歸中央的舉措使得國庫充盈,有此財力支付軍費開支,《清史稿》稱:“米思翰贊撤藩之議,綢繆軍食,足以支十年,知定謀有由也。”可以說米思翰是一位相當合格的戶部尚書。

米思翰另外一個功勳就是當朝廷確定撤藩時,不少朝臣建議就近調動綠營兵馬抵禦三藩,而不動用戰鬥力更強的八旗鐵騎,關鍵時刻也是米思翰提出:“賊勢猖獗,非綠旗兵所能制,宜以八旗勁旅會剿。”,康熙深以爲然:“所以遺王等者,非謂諸將才能不足,念諸王貝勒皆朕 親,指揮調試無可牽制,守禦征剿,足增威重。”

撤藩初期三藩實力強勁,兵鋒所指一路北上,如果不是戶部尚書米思翰財力上的保證和在他建議下動用八旗勁旅,康熙想要平定三藩絕非易事,至少難度要大得多,所以米思翰在平定三藩上可謂是居功至偉。

米思翰是什麼人?康熙前期名臣 第3張

可惜的是米思翰病逝於康熙十四年(1675年),年僅四十三歲,康熙爲此惋惜不已;米思翰去世前是戶部尚書,同一時期明珠是兵部尚書,索額圖爲保和殿大學士兼戶部尚書事,三人地位差不多,以米思翰在撤藩中的巨大功勞,如果不是早死的話,即使不能做到明珠和索額圖那樣權傾朝野,至少在地位和成就上不會在兩人之下。

有一個例子似乎能說明這一點,米思翰的兒子馬齊在康熙和雍正兩朝備受重用,歷任左都御史、兵部尚書、戶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保和殿大學士、太子太保等要職,能力是一方面,另外一方面未嘗不是康熙念及米思翰的功勳而對馬齊加以重用。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