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羽既然有稱帝的實力 卻爲何燒宮毀城?

本文已影響2.44W人 

公元前二百零六年,項羽雖然晚了一步進入咸陽,但是在鴻門宴上,劉邦恭恭敬敬的態度和拱手相讓土地的做法,卻讓他揚眉吐氣,終於確定了自己的老大地位。

對於普通人而言,誰不願意三宮六院七十二妃子,坐在萬萬人之上,只掌生殺大權---稱王,這是別人夢寐以求的事兒。但是讓人出乎意料的是,他只封了自己西楚霸王的名號。他沒有沿用秦的宮殿設施,而是將秦的宮殿燒燬,殺了秦的末代王子,明擺的事兒,他自已不願意稱王,他也不願意讓別人利用皇家設施。

他既然有稱王的實力,卻爲何燒宮毀城,卻不自己稱王呢?有研究認爲,他的目標是消滅秦實現復仇,至於消滅秦之後稱王,他大概沒有太清晰的想法。

項羽既然有稱帝的實力 卻爲何燒宮毀城?

網絡配圖

但是看待他未稱帝這個問題,應當站在歷史的角度上,全面的分析,我認爲他並不是不想,而是不能,或者說是還沒來得及。

首先,他是想稱王的,他從小就崇尚武力,不願意讀書,是因爲他覺得讀書無異於紙上談兵,對取萬人性命是無益的。而他與秦朝有着深仇大恨,他想復仇,所以想要學習能夠取萬人性命的方法。當他見到秦始皇遊歷時,說出了“此人可以取而代之”這樣的話,這說明自小他就有取代秦王、自己稱王的想法的。

其次,在鴻門宴之後,他的兵力精進,勢力如日中天,接下來,他殺害義帝,這也說明,他有取而代之的企圖,倘若沒有取代的心思,爲什麼要冒着可能受到的指責而迫害義帝呢?

以上兩點,足以說明,他是有稱帝之心的,但是接下來的事,是他稱帝受阻的原因:

一 、民心走向。項羽有幾點,是很讓天下人不齒的,就是殺降和搶劫,劉邦在佔領了函谷關以後,下令不得殺降。而他卻將金銀珠寶掠爲己有,大肆的殺戮,人心惶惶,這導致他失去民心。這可能也跟他從小就崇尚武力,忽視讀書有關,所以對待異己時,他除了殘酷鎮壓就是殺戮,並沒有採用順應民心的做法。

二、舊貴族們的心理很樸實,他們對於紛紜變換的局勢不在意,但是對於能夠分一杯羹,得到封地和金銀很在意。

項羽既然有稱帝的實力 卻爲何燒宮毀城? 第2張

網絡配圖

他在做了霸王后,又因爲分封土地的問題得罪了一批貴族。他把地段好、富庶的地方,都分給了他的親戚們,將地理位置差的分給舊貴族們,甚至有一些貴族連地都沒有分到。對於涉及到自身根本利益的事上,沒人能很大方。所以在封地的問題上,他又失去了舊貴族的歸心。

三、古代比現在更講究出身,對於血統問題是非常重視的。他能征善戰,力大無窮,在與其他勢力的鬥爭中也展現出了他的實力。但是同一時代的很多貴族們表面是臣服於他,其實心裏並不是很擁戴他,很大原因在於他的出身。

他雖說也是貴族,但是與天生的貴族還是有一定的差距的。他的祖上並沒有王族的血脈,只是楚國舊將而已。所以天生的諸侯們,並不認爲項羽是多麼了不起。尤其是在他迫害義帝后,並沒有達到他設想的諸侯們尊他爲王的效果,反而讓這些“尊貴”的諸侯們對他更加不滿,認爲他是弒君者,是個大逆不道的人。自然就不願意擁戴他了。

項羽既然有稱帝的實力 卻爲何燒宮毀城? 第3張

網絡配圖

四、按照古代人民的思維邏輯和政治程序,皇帝是天生爲王,所以那些想稱帝的人,都會想方設法弄出點兒不平常的東西。比如說陳勝起義時候,偷偷把紙條放進魚的肚子裏,寫上陳勝王的字樣,好讓民衆們相信這是順應上天的旨意,從而擁戴他;再比如我們現在看史書,每一任帝王,不論是通過起義稱王的,還是繼承父親位置爲王的,寫這人的出身,都會加一些神奇的現象,比如說紫氣東來,東方出現火光等等,例如朱元璋,史書說他的出身,就有“紅光滿室”的記載。所以想要稱王,肯定要先順應大家的思維,做一些特別的事,讓輿論認爲是上天派你來當大王的,不是你自願的。而項羽不僅沒有這樣,反而殺了義帝,這在古代可是非常了不得的事情,不論你是功高蓋主,還是能力過人,你殺了帝王,不能代表你能取而代之,反而意味着你是弒君者。這個舉動是他史上最大的敗筆。

假如殺了義帝后,有人出來擁戴他,非要推舉他來稱帝,那麼項羽退讓一下,順勢稱帝也不是不可以,問題是沒有這樣的人出來推舉他,他把諸侯貴族們、普通人民大衆們都得罪了個遍兒,想要稱帝是不可能了。那隻能把秦宮燒了,我不當皇帝,別人也別相當,然後掠點兒金銀財寶,回家享樂去了。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