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死後爲什麼要求嬪妃殉葬?共有多少人爲他殉葬?

本文已影響1.81W人 

你真的瞭解朱元璋嗎?小編給大家提供詳細的相關內容

朱元璋作爲一介布衣平民,能從社會底層一路走上頂峯,成爲一國之君,甚至還能將一個國家管理得井井有條,他的能力和謀略確實不可小覷。

朱元璋死後爲什麼要求嬪妃殉葬?共有多少人爲他殉葬?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人,卻在死後選擇人殉,讓自己的妃子爲自己陪葬,將一條又一條鮮活的人命活生生地扼殺,這是一種何其殘忍的手段。那麼,作爲一個賢明的君主,朱元璋爲何要做出這樣的行爲,他的妃子死得又有多慘呢?

一朝飄零落

《明史·太祖本紀》記載,“閏月癸未,帝疾大漸。乙酉,崩於西宮,年七十有一。”公元1398年,朱元璋病逝,這位經歷過貧困,享受過富貴,做過行僧,當過皇帝,在馬背上打過天下,也在龍椅上批過奏摺的皇帝,終於永遠地離開了這個世界。而隨着他一起離開的,還有伺候他的那些妃嬪。

這些妃嬪裏,確實有因爲太祖之死過度傷懷,而想隨他一起離開的人,但大部分人都是被迫自願殉葬的。她們基本上是位份不高又膝下無兒無女的妃嬪,在後宮既無多大的權力,也沒有多麼深厚的根基。而她們去殉葬也不是我們想象中什麼後宮爭鬥,爾虞我詐,只是因爲這是太祖皇帝下的命令,是皇帝的遺詔。

《明朝小史》記載,“太祖崩,侍寢宮人盡數殉葬。”當時侍奉朱元璋的四十位嬪妃無一逃脫,全部都成了他的陪葬品。她們先是被安排聚在一處,吃一頓豐盛的飯。這一頓飯後,迎接她們的就是死亡的命運。至於死法,便是每人站在一個小凳子上,其上是橫樑,橫樑上便是那三尺白綾。

朱元璋死後爲什麼要求嬪妃殉葬?共有多少人爲他殉葬? 第2張

在這場被自願的死亡儀式上,最可笑的是,每個嬪妃死之前都必須要痛哭一場,以示對太祖皇帝的哀悼。明明是被迫親手結束自己的命運,明明是帶着滿腔的不甘與憤恨,卻連表現出一絲的不願都不能。而那些因痛苦恐懼而流下的淚水,也只能被冠以“忠心”“深情”這樣的字眼。

或遇上那些不願意的,烈性的,便有一旁監督的人強制抓住她,用繩子毫不留情地將其勒死。他們是完成了任務,太祖也有了所謂的陪葬品,而那些鮮活的生命卻再也回不來了,只留下餘溫散盡後一具又一具冰涼的屍身,還有鬢邊眼角抹不去的淚痕。

爲何如此

毫無疑問,這樣的殉葬方式是殘忍的,是有違人道精神的。但是,在我國古代,這樣的人殉制度其實並不少見。早在原始社會,就有以活人爲死人殉葬的風俗了,到奴隸社會,這樣的制度更是屢見不鮮,甚至後來邁入封建社會,人殉制度也沒有消亡。

《墨子·節喪》記載,“天子殺殉,衆者數百,寡者數十;將軍大夫殺殉,衆者數十,寡者數人。”這段話就表明了西周時期,人殉制度的相關要求,即不同等級的人死後,爲他殉葬的活人的數量是不一樣的,等級越高,陪葬的活人就越多。

到後來秦始皇去世,他的兒子秦二世也下令讓宮人嬪妃爲他陪葬,據聞因此死去的人更是“計以萬數”。

但是隨着時間的流逝,人類文明的不斷髮展與進步,這樣殘忍的制度漸漸遭到人們的質疑與不滿。於是,從兩漢開始,人殉制度便漸漸退出了歷史舞臺。然而它的退出只不過是表面上的,到明朝朱元璋這裏,它便“死灰復燃”了。

那麼,這個半消亡的制度,這個可以說是不得人心的制度,爲何會在朱元璋這裏重新出現呢?

朱元璋死後爲什麼要求嬪妃殉葬?共有多少人爲他殉葬? 第3張

這其實與朱元璋本人所處的時代密不可分。衆所知周,朱元璋是個靠農民起義逐步走上皇位的統治者,而他顛覆的王朝是元朝,一個由蒙古族建立的王朝。作爲少數民族,蒙古的文明程度可謂是遠遠落後於中原,也因此,人殉制度在蒙古族內並不稀奇。

所以,算半個元朝人的朱元璋會有人殉這樣的想法並不奇怪。甚至由於常年受蒙古族統治,中原的社會文化也遭到了衝擊,社會上也有一部分人受人殉制度影響,並不反對它。

其次,作爲一個統治者,朱元璋最希望的當然是自己的江山能夠一直穩固,而女子亂朝正是元朝覆滅的一個重要原因。故而,朱元璋會有讓後宮嬪妃陪葬的做法,甚至還下令後宮嬪妃不得干政。

除此之外,古時人們都認爲人死了並不是就全然地消失了,還有靈魂存於世間,作爲統治者的朱元璋也不會免俗。所以,他死後,爲了有人繼續伺候他,自然要找一批人陪葬了。

人殉制度在朱元璋後開始“復興”,他的兒子、孫子等後來繼位的皇帝,包括明成祖、明仁宗、明宣宗和明景帝等都有用活人陪葬的做法,一直到明英宗時期才被廢止。

而人殉的做法也不止在皇室盛興,迫於天家的“威嚴”,底下的百姓也只能紛紛“效仿”,無數妻子出於自願或被自願,爲自己去世的丈夫陪葬,只爲獲得世人一句稱讚,獲得一個政府頒發的“貞節牌坊”。

總結

讓活着的人爲已經死去的人陪葬,讓地位低的人爲地位高的人陪葬,這樣的制度是何其殘忍又是何其無道。披着所謂倫理綱常、等級高低的皮囊,便讓無數鮮活的生命“名正言順”地終結,這不是禮儀,而是統治者赤裸裸的虛僞和自私。

生而爲人,沒有誰天生就比誰低一等,也沒有誰天生就該爲別人活,爲別人死,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每個人的生命都應該屬於自己,也本就屬於自己。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