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蔭槐的結局怎樣 和楊常事件有什麼聯繫?

本文已影響7.19K人 

1928年東北易幟,楊宇霆、常蔭槐沆瀣一氣,始終反對張學良與南京政府合作。楊、常認爲蔣介石靠不住,言而無信,易幟後會被蔣吃掉,況且蔣也不見得站住腳,倒不如在東北搞獨立。迨至易幟成功,楊宇霆爲表示反對,於12月29日慶祝東北易幟,全體東北保安委員會委員與南京代表人士合影留念時,竟當場攜皮包憤然離去,不參加合影。當日瀋陽城各機關、學校、工廠、團體、商號以及東北地方政府、要人的私邸等處,均懸掛着青天白日旗,但楊、常兩家公館卻不掛旗,以示反對。

常蔭槐官居要職,以權謀私,與楊宇霆相勾結,陰謀削弱和打擊張學良在東北的統治地位。如有一次,楊、常夥同一起,別有用心地要挾張學良增加撥款來擴充瀋陽兵工廠。張學良鑑於東北財政困難,無法籌措,並講明兵工廠亦應緊縮開支,因而未允。楊宇霆有恃無恐地說:“我有辦法,可由鐵路收入墊付。”但就在商議此事前不久,張學良因苦於軍費開支拮据,曾向常蔭槐提出可否由鐵路資金中挪用一部分以充軍餉,而常當即粗暴地予以拒絕,態度驕橫,使張大爲難堪。

常蔭槐對東北主帥張學良鄙夷蔑視,在其私邸與家人談話時動輒說:“小六子(張的乳名)少不更事,懂得什麼!”更有甚者,在公開場合對張學良也不尊重,倨傲無禮,目無長官。例如奉軍撤離北京時,將京奉路機車及客車悉數開往關外,後閻錫山提出放還車輛,以利交通。張學良已同意放還,然常蔭槐卻抗命不從,並且說:“這是我的事情,這些車輛歸我管,他(指張學良)管不了我。”常去齊齊哈爾就任黑龍江省省長之後,所遺北寧路(即原京奉路,東北易幟後改稱此名)及東北交通委員會委員長兩職均未辭去,後者由楊宇霆心腹鄭謙代理。儘管張學良再三催促其儘快辭去兩處兼職,但他依然攬權不放,拖延去職。

常蔭槐的結局怎樣  和楊常事件有什麼聯繫?

在“楊常事件”發生數日前,常蔭槐自黑龍江抵沈面見張學良,要挾張罷免中東路督辦呂榮寰職務,提出讓劉哲(與常私人關係密切)繼任,並且手持紙筆,蠻橫無禮地脅迫張學良立即批准任命,氣焰囂張,咄咄逼人,張未允。就在“楊常事件”發生的當日下午,楊宇霆、常蔭槐相偕赴帥府面晤張學良,促使張同意成立東北鐵路督辦公署,並任常爲督辦,而且聲稱:除南滿路外,將中東路包括在內,一併劃歸鐵路督辦公署管轄。張學良當場表示,中東路爲中蘇共管,事關外交,須從長計議,不應操之過急,免生枝節。然而,楊、常卻要求張立即決定,並將事先寫好的便條出示與張,迫使其批准簽字。張學良推託說:時間已晚,容飯後再議。張復邀請楊、常在帥府共進晚餐,楊、常推說回家用飯。待楊、常飯後歸來少頃,便發生了槍斃楊、常的事件。由上訴可見,“楊常事件”之所以發生,既有遠因,也有近因,絕非偶然。

1929年1月10日午後楊宇霆和常蔭槐聯袂來見少帥,楊、常兩人見張是要挾設立東北鐵路督辦公署,由常任督辦。並且寫好人事命令請張簽字。張稍作敷衍,推說晚飯後再決定。楊、常遂告辭回家。張於楊、常去後,即部署一切,晚飯後楊、常再來,張接見後,命副官取哈密瓜,副官去而復返,稱瓜在冰箱,因夫人正在洗澡,不便上樓。張乃雲:“待我去取!”遂出老虎廳,約一分鐘,衛隊六人,由高紀毅率領持槍步入,大聲說:“奉長官命:楊宇霆、常蔭槐阻撓國家統一,立予處死,即刻執行。”於是槍聲大作,楊、常未及反抗即被擊斃。隨後以地氈包裹兩人屍體。張隨即命外交處長赴日本駐奉天總領事館,告知已處決楊、常兩人。此事不影響對日外交。並向南京報告,楊、常兩人妨礙統一,阻撓新政,已予正法。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