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茶海藏千年巨型“茶樹王” 罕見20米高

本文已影響1.23W人 

5月下旬,初夏時節,在宜賓縣蕨溪鎮 1400 米海拔上,萬畝茶園在雲霧繚繞中散發勃勃生機。這片碧波盪漾的茶海,即將成爲宜賓繼“竹海”“石海”後的第三大“海景”。蕨溪鎮天宮山茶海,以其茶地面積廣,茶葉品質優,茶歷史文化悠久等諸多特點,將成爲宜賓“三江三海”,即金沙江、岷江、長江,竹海、石海、茶海的核心區域重點打造。

  海拔1400米上綿延二十餘公里茶海

在海拔1400米以上的天宮山,撥開清晨的薄霧,可見山嶺連綿,逶迤蒼茫。藍天下的蔥鬱茶園,從羅鍋坪到天宮堂,一直綿延了20餘公里。“天宮山也是過去人稱的‘黃山’。”當地人介紹,天宮山位於岷江西岸,距離宜賓縣縣城88公里,距蕨溪場鎮42公里,整個茶地有7萬餘畝。這裏一年四季雲霧繚繞,溫度、溼度非常適宜茶樹生長,且茶質上乘。

“從場鎮開車上山,至少需要2個小時。”由於山上鮮有人居住,通往山頂僅有一條3米左右的石子路,但仍不能阻礙“好攝之徒”上山觀景的熱情。據瞭解,天宮山具有全省面積最大、品質最好的高山茶基地,是最適宜開發綠色生態茶和名優高山茶的地區,更是四川省最早發展有機茶的地區。

這裏30畝以上的成片茶園共有3.6萬畝,輻射周邊鄉鎮商州、龍池、泥南、泥溪等2.8萬餘畝。在宜賓縣登記在冊茶葉企業24家,市級龍頭企業5家,茶葉專業合作社15個;實現茶葉總產量 4520 噸,名優綠茶2455噸;茶葉綜合總產值突破10 億元;茶園畝平收入 4250元,帶動茶農戶平增收 8200元,帶動貧困戶5456戶。

日前,宜賓市明確表示,將天宮茶海作爲宜賓第三大“海景”重點打造,成爲宜賓“三江三海”(金沙江、岷江、長江、竹海、石海、茶海)的茶海核心區域。

四川茶海藏千年巨型“茶樹王” 罕見20米高

  四季雲霧繚繞獨特氣候成就名優產業

“這都緣於該地得天獨厚的氣候條件。”在天宮山做過28年農技工作的伍家銀介紹,天宮山屬亞熱帶季風性溼潤氣候,年平均降雨量1100—1200毫米,每年積雪時間約15天,最長可達50天,厚度達30釐米。最高海拔1400米,平均海拔900米,山頂四季雲霧繚繞,常年霧期200天以上。

上世紀五十年代初,知青大規模開發種植的茶樹。茶園都因地造勢,碧波起伏,像一片綠色的海洋,非常壯觀。目前,這裏百畝以上的標準化茶園有17個,依託茶葉基地,已發展15家企業,茶葉粗製車間、精製車間20餘個,茶產業從業人員達1000人以上。全縣茶葉基地均已通過四川省無公害茶園產地認證,天宮山是全國唯一 一個連續11年被中農認證中心和歐盟瑞士IMO認證機構認證的有機茶生產和加工基地。

千年“茶樹王”見證宜賓爲茶文化發源地

在天宮堂下球場坪,還有幾株20多米高、樹杆胸徑40公分以上的禿房科千年巨型茶樹,堪稱“茶樹王”。據瞭解,中、省茶科院和日、韓專家都曾到現場考證,是國內外專家首次在長江上游地區金沙江以北發現古茶樹,樹齡 500 年以上。4株千年古茶樹作爲宜賓的古樹記入了新編《宜賓市志》,標誌着宜賓是茶文化的原發地之一,宜賓種茶、產茶、飲茶已有3000多年曆史。

據宜賓縣誌記載,早在唐朝時就有零星種植茶樹的習慣。茶聖陸羽著《茶經》記載:“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數十尺;其巴山峽川有兩人合抱者,伐而掇之。”

如何科學規劃打造宜賓“天宮茶海”,宜賓縣主要負責人介紹,將按照“科學規劃、交通先行、水利跟進、政府推動、市場互動”要求,以“茶業、旅遊、文化”相結合的思路,依託泥溪至泥南大橋建設、宜屏快速通道延伸、仁沐高速建設等交通區位優勢,以解決天宮山地區灌溉、生活用水、旅遊用水等問題爲目的,高規格地編制《天宮山·綠色茶海項目規劃》《天宮山現代農業規劃》,初步形成天宮山開發的規劃體系。

深化產業融合,將實現一二三產業互動發展。把宜賓縣茶葉整體規劃分爲三區,即:高山茶區,規劃面積10萬畝;早茶區,規劃面積10萬畝;生態茶區,規劃面積 5 萬畝。到2022年,全縣茶園面積達到25萬畝。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