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德宗李適與茶葉的故事:歷史上的“愛茶帝”

本文已影響2.41K人 

我國飲茶歷史悠久,不唯文人雅士,歷代許多帝王也頗嗜茶,乃至流傳下不少典故。接下來,我們就來共同盤點一下中國歷史上那些愛茶成名的皇帝……

唐德宗李適(“適”,拼音:kuò,公元742—805年),唐肅宗李亨長孫、唐代宗李豫長子。唐朝第10代皇帝,公元779年即皇帝位,在位26年,享壽64歲,諡號爲神武孝文皇帝。唐德宗在平定安史之亂中立有大功,但德宗性猜忌,無力解決朝臣中的矛盾,政局混亂,終其一朝。

唐德宗是個嗜茶的皇帝。“皇孫奉節王煎茶加酥椒之類,求泌作詩,泌曰:旋沫翻成碧玉池,添酥散作琉璃眼。奉節王即德宗也。”唐李繁在《鄴侯家傳皇孫奉節王煎茶》中記載的這段話便是唐德宗嗜茶的一大佐證。唐代有庵茶、煮茶、煎茶、點茶四種飲茶方式,唐德宗應是煮飲的推崇者,煎煮時喜加酥、椒的“重口味”即可說明此點。

因酷愛茶,德宗愛屋及烏,對著有《茶經》的陸羽很是賞識。陸羽一生經歷了玄、肅、代、德宗四朝,總結自己半生的飲茶實踐和茶學知識,寫出一部茶學專著《茶經》。雖陸羽未經過科舉考試,但德宗仍破格錄用無“文憑”的陸羽,詔命其爲太常寺太祝(太常寺是中國掌管宗廟祭祀的機構,太祝職司不高,主管祝禱)。

關於茶葉,唐德宗有一個最具歷史意義的舉措。建中元年(公元780年),德宗納戶部侍郎趙贊議,詔徵天下茶稅,十取其一,是爲茶稅之始。此舉雖爲唐朝開了財源,但另一方面又加重了百姓負擔。建中二年(公元781年),時任湖州刺史的袁高作《茶山詩》抨擊茶政,備述貢茶乃擾民之害,德宗納諫,減少茶貢以舒民困。

唐德宗李適與茶葉的故事:歷史上的“愛茶帝”

唐德宗時代也是唐代茶業大發展時期。貞元九年(公元793年),全國產茶超過200萬市擔,人均達8斤左右。按人均數來講,可謂“史無前例”、“後無來者”,也是茶葉發展史上一大亮點。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