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祕鏢局的興衰史:古代最有江湖氣質的行業

本文已影響4.4K人 

鏢局在古代是個很興盛的行業,有點像現在的物流,不過真要與鏢局比,物流人員的安全係數可要比鏢師高多了。鏢局在古代是最有江湖氣質的行業,在衆多的武俠小說裏,鏢局都是不可或缺的。武俠小說中那些動人心魄的刀光劍影、血肉橫飛的場景,大多是小說作者的想象,而對於一個鏢師來說,這一切都是他們的日常生活。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鏢局的興衰史。

揭祕鏢局的興衰史:古代最有江湖氣質的行業

網絡配圖

世界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有了路。只要有走路的人,就有攔路搶劫的,因此也就有保鏢的人,這是鏢局這個行業最自然的存在理由。

至於鏢局這個行業是什麼時候興起的,小編也無從得知。但在大清朝變成了中華民國的時候,中國的這些練武之人還沒有感受到現代社會給他們帶來的衝擊。

在河北省滄州各地,年輕人還是像祖輩一樣,農忙之餘拜師學武。滄州自宋代以來就是官府發配的“寶地”。林沖在這裏服刑,一怒之下燒了草料場反上了梁山。凡是被髮配到這裏的,絕大多數都是汪洋大盜,身上也有些絕世獨立的功夫。

揭祕鏢局的興衰史:古代最有江湖氣質的行業 第2張

網絡配圖

他們中多數人沒有林沖那樣的勇氣出走,只好默默在滄州終老。而滄州本地的年輕人則得到了莫大的福利,他們可以輕而易舉地學習到全國各地的絕世功夫。

這是“武術之鄉”的一個令人心酸的歷史由來。近代一些著名的武師,如霍元甲、大刀王五、千斤神力王子平等,都源出滄州。很多新的門派也是在滄州發明的,要知道,全國的門派彙集到了一起,必定要發生融合。

中國武術一貫要求弟子們牢記“練武是爲了強身健體”這句話。之所以如此說,正是因爲武術本身不是用來強身健體的,而是用來打人,至少是用來防身的。“學會文武藝,賣於帝王家”,但如果帝王家不買呢?

那隻好賣給需要的人。滄州的年輕武師們一旦學成,就要到北京、天津這樣的大碼頭討生活,他們唯一正當的出路就是到鏢局當鏢師。

年輕的鏢師們一入行,師傅教他們的第一課不是新的獨門絕技,而是一門“江湖語言課”。經過幾百年的積澱,鏢局這一行早就從打打殺殺中悟出了江湖的真諦:那就是想盡一切辦法避免衝突。那些真正經歷過戰鬥的鏢師們都已經死去了,大多數活着的鏢師把精力用在了結交各地的綠林好漢上,只有江湖上闖出令人尊敬的名號,鏢師才能真正安全。

揭祕鏢局的興衰史:古代最有江湖氣質的行業 第3張

網絡配圖

鏢局最輝煌的時候,北京城就有上百家,散落在各個河流碼頭的鏢局就更多了。但現代社會的槍炮以及汽車火車等交通工具逐漸使以格鬥爲基礎的保鏢行業走上了下坡路。

這是一個尷尬的處境:如果社會大亂,不管武術多好都不安全;社會如果太平,根本用不上鏢師。而恰好民國正是一個總是在大亂和大治中間轉換的年代,鏢局根本經不起這樣的折騰。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