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安族的族稱與族源 保安族的歷史

本文已影響1.14W人 

保安族自稱“保安”。由於宗教信仰、風俗習慣與當地回族相近,歷史上被稱爲“保安回”或“回回”。1950年,根據本民族人民的意願定名爲“保安族”。這一名稱系源自幾百年前保安族居住地今青海同仁縣境內的“保安城”之名。

關於保安族的族源問題,較有代表性說法有兩種:

1.蒙古人說。保安族是元明時,一支信仰伊斯蘭教的蒙古人隨西域親軍東來,最先在今青海同仁地方駐軍墾牧,與周圍的藏、漢、土、回等民族長期交往、融合而形成。其主要根據是:

(1)從語言看,保安語與蒙古語族諸語言有着許多共同之處,並有45%的詞彙和蒙古語爲同源語詞。

(2)從史籍記載看,元明時就有一部分信仰伊斯蘭教的蒙古軍在今青海省同仁縣一帶駐軍屯田放牧。

(3)從習俗看,保安族善騎術、好槍械和摔跤,以及部分保安族人忌大年初一早晨酒掃、孩子哭鬧等習俗,都與蒙古族有一定關係。

2.色目人說。保安族是以信仰伊斯蘭教的色目人爲主,與蒙、藏、回、土等族,從十三世紀起,逐漸融合而形成。其主要根據是:

(1)從宗教信仰看,元初駐紮在今青海同仁地區的西域親軍,包括被徵調的青壯年男子、被俘的婦孺、隨軍的工匠、商人等都是信仰伊斯蘭教的。

(2)從經濟看,保安族善於經商,這與當年信仰伊教蘭教的色目人中的商人傳統有關,而保安族人民所擅長的打刀工藝,則與元朝蒙古軍中有西域回回工匠有很大的關係。

保安族的族稱與族源 保安族的歷史

(3)從體質看,保安族人體格健壯,多鬍鬚,性格強悍,與色目人相似。

(4)從飲食習俗看,保安族精於製作的油香、饊子、涼麪等麪食,正是西域民族的傳統美食

保安族歷史

自元代起,蒙古人開始進入西北藏區。13世紀中葉,隨着“西域親軍”的東來,保安族人原來居住的青海同仁地區,始成爲人們過往的交通要道。明萬曆年間(1573—1620年),在同仁原隆務鎮附近設置“保安站”,修建保安城。並設守備駐防,置都指揮管理同仁的十二族。

明末清初,保安地區已形成爲一個多民族大雜居、各個民族小聚居的“四寨子”,即尕撒爾、年都乎、吳屯和保安。保安族人主要聚居在隆務河畔的保安城、下莊和尕撒爾,時稱“保安三莊”,隸河州衛。當時的保安族社會有所發展,人口增加。

保安族的族稱與族源 保安族的歷史 第2張

雍正七年(1729年),因土千戶王喇夫抗清,川陝總督嶽鍾琪調河州副將鎮壓,保安堡番兵被遣散,改設把總,屬西寧鎮統轄。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隸屬循化營,由蘭州府統轄。

咸豐、同治初年,由於保安城內清朝地方官員在保安與土、藏、漢等民族之間,利用水利灌溉的爭搶,從中挑撥離間,加之當地隆務寺主及封建主的欺壓,保安族被迫舉族東遷。先是遷至青海循化居住三載,後又東遷到今甘肅積石山下大河家、劉集一帶定居下來。尕撒爾人居大墩,保安城的妥加人居梅坡,下莊的保安人居甘河灘,尕馬家的保安人最後定居高李村。他們遷到該地後,仍繼續沿用原住地名稱,稱大墩、梅坡、甘河灘爲“保安三莊”。從清末至民國,保安族地區處在地方軍閥馬安良、馬步芳等的統治之下。1930年時行保甲制,該地區被劃爲兩保,每保十甲。

新中國成立後,保安族發生了深刻變化。1981年,與東鄉族、撒拉族在臨夏回族自治州境內小積石山東麓成立積石保安族東鄉族撒拉族自治縣。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