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樓望》唐代盧僎被貶後所作,寫出滿腔懷鄉之情

本文已影響1.16W人 

盧僎,字守成,唐玄宗時期大臣、詩人,曾擔任吏部員外郎,傳世作品有十四首。下面跟小編一起了解一下盧僎所作的《南樓望》吧。

人生匆匆忙忙,短短几十春秋,我們一直在路上,或盲目奔波,或艱辛生存,或流連忘返,或回頭是岸;沒有人能夠逃避得掉命運的最後安排,最終歸於一處。

如果風景能看透,是否還會有挽留呢?所有的假設都是奢望,懸念永遠不會得到破解。是的,我們只是也只能是匆匆過客。既然如此,何不好好把握每一個過程呢?

《南樓望》唐代盧僎被貶後所作,寫出滿腔懷鄉之情

每一次遠望都是無望,可是仍然會忍不住,藏在心底裏的騷動,不斷地催促着我們上路,誘惑着說:風景在遠方,無限風光。風雨兼程,從而無悔。

《南樓望》

【唐】盧僎

去國三巴遠,

登樓萬里春。

傷心江上客,

不是故鄉人。

那一年,詩人盧僎因事遭貶,遠離京城,去往“三巴”的中途,路過湖北,所以遊玩,想要擺脫內心的惆悵之情。但是登樓之後,滿目馳騁,以爲釋懷;誰知無限光景,皆爲離愁,徒然使人長嘆。

《南樓望》唐代盧僎被貶後所作,寫出滿腔懷鄉之情 第2張

“去國三巴遠,登樓萬里春”,三巴,在今四川東部,東漢末年設有巴郡、巴東郡和巴西郡。離開國都,貶謫偏遠的“三巴”之地,一直鬱鬱寡歡,如今獨自登上高樓遠望,春光無限燦爛,可是終究不是故里。

一個“去國”很明確,直白地道出此時此刻的詩人正在旅途,獨在異鄉,爲全詩奠定下心思縹緲的境況。這種漂泊之感,最容易被小小的事物引起,從而不能自已。

最可恨之處,身在遠方,心在故里,此種掛念是非常脆弱的,彷彿懸於一線,輕輕一個動作就可點燃內在的情緒,比如登樓遠眺。

“三巴”何其“遠”,遠離熟悉的人事物,此謂“去國”之慨;“萬里”獨特“春”,眼前有景道不得,只因故鄉景物浮心頭,此謂“登樓”之嘆。一“遠”一“春”,兩相對照,映襯鮮明,愈加增添離情別緒。

《南樓望》唐代盧僎被貶後所作,寫出滿腔懷鄉之情 第3張

“傷心江上客,不是故鄉人”,情因景生,悲歡離合,都上心頭。我所因此而傷心的,是那些江上往來之人,奔波勞碌,全部都是匆匆過客,並非我所熟悉的故鄉來人。更加令人悲哀的,我也是過客,不是歸人啊。

如果說“去國”和“登樓”是導火索,那麼最後的結果就是無限的“傷心”,這終究成爲所有異鄉人的共同情感,永久縈繞在他們的記憶深深處,無法忘懷,難以釋放。

有人說此處“江上客”是作者的自稱,有些值得商榷,畢竟,當時的詩人正在南樓遠望之中。所以,確切一點的看法,應該是航行江上的匆忙遠去的過客。

在這裏,詩人登樓有感,尋找着與自己具有相同身世的人。正因如此,他纔在最後說得很明白的,那些舟中客“不是故鄉人”,都是像他一樣遠離故鄉的漂泊者。

春光萬里,不是熟悉景象;去國難歸,畢竟傷心過客。璀璨風光,原本應該令人暢懷舒適,可是由此及彼,愈發勾起異鄉人難以安寧的心緒,無法釋然的心結。

詩人因此把滿腔懷鄉之情,融入在短短二十字內,平易樸實的文字,卻蘊藏着莫大的遊子情思,純雅真切,耐人尋味。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