妃嬪殉葬制度是哪個皇帝廢除的?

本文已影響8.96K人 

早在商朝的時候,貴族死後就會用奴隸爲自己陪葬,這也是身份尊貴的一種象徵,到了封建社會統治階層仍然會用殉葬制度,尤其是秦朝,一統天下的秦始皇更是將自己額陵墓修建到了成爲世界奇蹟的地步。感興趣的讀者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不過在漢唐文明中並沒有讓活人殉葬的傳統,取而代之的是陪葬制度,皇帝作爲天下之主,即便死後也需要享受天下人的奉承,處以最中心的地位,即以皇陵爲中心,周圍的陵墓皆是陪襯,皇親國戚和達官貴族死後都是陪葬的。可是在宋朝以後,中原不僅僅只有漢人,多了些邊疆的少數民族,契丹、女真、蒙古等民族都有着差不多的傳統,以活人殉葬,這個傳統再次流傳下來,在明朝一統天下後,皇宮中將殉葬延續下來了。

後宮女子衆多,但並非皆受寵,沒有子嗣,地位低下的后妃在皇帝死後,身爲先皇的女人,自然不能改嫁,可新皇即位後,後宮中就需要重新添人,所以這些卑微的先皇后妃就會被派去殉葬,在先皇的靈柩面前痛苦,並不是因爲丈夫死去,而是因爲自己也將會不久於人世,可憐她們入宮後沒有享受好日子,竟然還要爲死人殉葬。

皇帝死後,那些沒有子嗣的嬪妃們將被太監趕進一個小屋子,裏面只有一排小凳子,凳子上的橫樑上掛着許多白綾,在這裏她們會一同死去,嬪妃們就會用這些白綾自殺,統統都爲皇帝埋葬。據《明朝小史》記載,朱元璋死後,爲他殉葬的嬪妃就有四十多個,有的或許還年輕貌美,但皇命不可違,沒有人會救她們,而明成祖朱棣的隨葬人數也有30多人,仁宗和宣宗則各有7人和10人。

妃嬪殉葬制度是哪個皇帝廢除的?

無論人多人少,她們死的時候定然都是不願意的,大聲哭喊着,希望有人來救自己,可終究逃脫不了殉葬的結局,雖是自己用白綾勒死,但有許多是被勒死的。有一名女子郭愛,她進宮還不到三十天,就連皇宮都沒有熟悉,或許連宣宗都未見過幾面,就被強迫着自殺了,她死的時候留下了一首極爲悲痛的詩以宣泄自己的悔恨和無法侍奉父母的愧疚。

其實除了上吊,還有另一種方式自殺,絕食,但她們這些爲皇帝殉葬的嬪妃卻無法在正史中留下事蹟,反而是在朝鮮史料中記載着有關成祖殉葬的事情,當時的三十多個女人被關進小屋子中,她們預料到了自己的結局,只能擁抱痛苦以驅趕死亡帶來的恐懼。其中有兩個嬪妃,韓氏和崔氏,她們來自朝鮮,在死亡面前韓氏想到了家鄉的親人。

她哭喊着請求仁宗,希望能夠回國侍奉母親,但仁宗並不理會她的請求,她的希望落空了,在臨死前她喊了一聲,“娘,吾去!”,然後就把頭放進了白綾中,凳子立馬就被太監抽調了,於是三十多個女人一同上吊自殺。不過並不是讓她們白白死去,朝廷會給她們或者她們的家人補償,比如追封諡號,比如讓她們的家人世襲官職。

妃嬪殉葬制度是哪個皇帝廢除的? 第2張

到了英宗的時候,他本人並非是位明君,甚至被後世罵爲“昏君”,在他管理國家的時候,志大才疏,在土木堡中損失數十萬兵力,可就是這樣一個人,在他臨終前,卻因爲此事太過殘忍,下令不要用殉葬。但其實他是爲了自己的皇后,他捨不得讓妻子陪着他死去。

錢皇后與英宗伉儷情深,正統七年她被立爲皇后,僅僅七年過後,在土木之變中英宗被瓦剌俘虜,身居後宮的錢皇后爲了解救皇帝,想盡辦法,縮衣節食,希望能夠用大筆的錢財贖回皇帝,除此之外她還終日爲丈夫祈福,長時間的跪拜讓她的一條腿傷殘,就連一隻眼睛也被哭瞎了。

代宗繼位後,她被尊爲太上皇后,可等到英宗歸來後,她們夫妻二人卻被囚禁在南宮中,兩人過着相依爲命的日子,直到景泰八年,英宗才重新做了皇帝,她仍舊還是皇后。但錢氏始終沒有誕下龍子,作爲皇后,沒有皇子實在是說不過去,但英宗一直袒護她,所以錢氏還能坐穩皇后之位。

在三十七歲的英宗感覺到自己將會不久於人世後,他不忍心讓皇后殉葬,所以他再次確定了錢氏的名分,還順便赦免了其他女子的性命,廢除了殉葬制度,一個人長眠於地下,這樣的決定實在是讓大臣們感動。在憲宗即位後,仍舊堅持廢除殉葬制度,此後這項制度不被皇帝考慮,拯救了無數女子的性命,其實不管放在哪個朝代,讓活人殉葬的做法都是不得人心的。

昏君明英宗,雖然一直被責罵詬病,卻做了一件好事,讓後宮很多女子倖免於難,他不是個能人,但確實是一個好人。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