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有哪些習俗?背後有哪些說法?

本文已影響3.62K人 

端午節,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歡慶娛樂和飲食爲一體的民俗大節。感興趣的讀者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每逢端午佳節倍思“親”──那些親近我心的歷史先賢,那些親切的美俗和親愛的美食,……不思量自難忘。可知道在這些繽紛的端午節俗、美食中蘊藏着哪些道理?它們代代流傳,行之有年,我中華一族許多人可說是“不知道已在道中”。

“端午”名稱內涵陰陽之意

“端午”是黃曆五月五日,又稱午月午日,也稱“重午”、“端陽”。這些名稱就蘊藏着天地陰陽五行之道,怎麼說呢?

“端午”、“端陽”具有“陽端”、“陽極”的意涵,因爲午月午日兩把陽火形成“重午”,這一天是天地陰陽循環中的至陽之日,這一天的午時是至陽之時。然而,物極必反,重午的午時之後就是陰氣開始冒出之時。《說文》說:“(黃曆)五月,陰氣逆陽,冒地而出”。

我們的先人很早就觀察到了午月陰生的現象,也有很好的對應之道,《禮記.月令》說:“是(五)月也,日長至,陰陽爭,死生分,君子齋戒,處必掩身。” 《禮記》教導人持着戒慎的態度齋戒身心度過五月。端午節的種種別稱,對應着天地陰陽變化的現象,提醒着人們修心養性、順應變化之道。

端午節有哪些習俗?背後有哪些說法?

糉子.陰陽未分之象

“綠菖青艾絳紗囊,菰葉堆盤解糉香”(清雍正帝《午日 》)。糉子是端午節的代表食物,除了紀念屈原的文化意涵之外,看官可知它還包含着陰陽之理喔。

晉朝平西將軍周處的《風土記》記載,五月五日到夏至之間吃糉子的民俗:“俗以菰葉裹黍米,以淳濃灰汁煮之,令爛熟,於五月五日及夏至啖之。一名糉,一名角黍,蓋取陰陽尚相包裹未分散之時象也”。當時人吃糉子是反映陰陽循環的節氣民俗。然而,從當時的糉子裏怎樣看出“陰陽相包裹未分散之象”呢?

古早時人們用菰葉包糉子(菰葉是筊白筍的外衣),將糉子放到又淳又濃的草木灰鹼汁中煮到爛熟,菰葉裏黍米粒就融黏在一塊,顏色呈現金黃,即古詩詞中的“角黍包金”是也。那菰葉裏粒粒米粒兒“相包裹未分散”,對應了端午、夏至時節天地陽氣至極,陰陽未分之象。古人把對天地陰陽循環的觀察包裹在糉子裏,反映了中華先人對節氣的敏銳觀察,和天人合一的生活態度。

“角黍包金”的黃金色鹼糉,表現端午時節“陰陽尚相包裹未分散之時象”。

端午節食俗 五行養生

“五紅”、“五黃”是端午節的食俗代表。端午節處於仲夏的開端,民間流傳端午吃“五紅菜”,常指莧菜、茄子、紅蘿蔔、西紅柿(蕃茄)和蝦等五種。而在傳統江蘇端午節午宴則有“十三紅”的習俗,就是“十二紅”加上一道雄黃酒。《黃帝內經素問金匱真言論》“夏,病在心”,“南方赤色,入通於心,開竅於耳,藏精於心”,所以紅色成了夏天養心的選擇。

在江南,尤其是江浙杭州一帶,傳統民俗中過端午吃“五黃餐”很普遍。“五黃”指端午節的時鮮中的五種黃色食物,一般首推黃鱔、黃魚、鹹蛋黃,其它還有黃瓜、黃豆、黃梅和雄黃酒等。爲什麼在端午節吃“五黃”?黃色食物在五行中屬土,多具有養護脾胃、強壯身體的功效。端午節正是炎炎夏日,容易讓人口渴、食慾不振,元氣衰弱。此時利用黃色食物來開胃,促進新陳代謝機能,提振元氣正是時候,符合傳統中醫學的五行養生觀。《黃帝內經素問金匱真言論》說:“中央黃色,入通於脾,開竅於口,藏精於脾”。從《本草綱目》看“五黃”的特性,多具有排毒或解毒的食療功能。

“五黃餐”或“五紅菜”的端午食俗,都實踐了中華傳統文化中的五行養生之道。

艾草菖蒲 至陽防疫

端午節有哪些習俗?背後有哪些說法? 第2張

“年年重五近佳辰,蒲艾一番新”(元金好問《朝中措》),宛然是一幅年年常新的端午節景詩畫。南北朝的風土誌《荊楚歲時記》記載五月五日這天,人們趕早在雞鳴前出門去採艾草,“懸於門戶上以辟邪氣”或是“以五彩絲繫於臂上,闢兵厭鬼,且能令人不染瘟疫。”

小小艾草性質純陽至剛,辟邪驅病恩物。

爲何選擇艾草、菖蒲這兩種植物懸掛門戶上或佩戴身上過端午呢?有科學性嗎?《本草綱目》說艾草是“純陽”植物,性極熱,昇陽氣和殺菌功效很強;說“菖者百草之先生者”,“感百陰之氣爲菖蒲”。可見艾草和菖蒲看似柔弱,其實根性強壯,至陽之性,百陰不侵、百寒不侵,所以成了端午節驅毒、殺菌、闢陰邪的“先驅”。

艾葉切碎納香囊,隨身攜帶可以驅蟲保健;中國史上四大女醫的鮑仙姑曾以艾草療病,救人無數。菖蒲也是制伏夏天“五毒”的五瑞之一,菖蒲根屑入雄黃和酒做成雄黃酒,抹在手足、額上可驅毒蟲。菖蒲泡入水中可做“浴蘭湯”,有沐浴淨身的效果,從先秦以來就受到重視。《大戴禮夏小正》就說:“五月……蓄蘭爲沐浴也”,就是後世傳的“浴蘭湯”。艾草和菖蒲這兩種端午節代表植物,都表現了純陽制陰邪之道。

陽剛氣利於鑄器

一年中的每一天都有午時,只有端午這天午時的水特稱“午時水”,自古享有盛名,浴蘭湯用的也是這午時水。“午時水”真不尋常嗎? 晉代楊泉《物理論》說:“所以立天地者,水也” ,所以“午時水”最能反應端午日天地陰陽消長之機。這種天人合一觀以及衍生的創用發明,在傳統中華文化中俯拾皆是。

“午時水”在許多方面受重視,先說在醫學上的作用。李時珍說古代《金門記》有記載,五月五日午時若下雨,實是“神水”,也就是上天所賜的寶物,得趁午時趕快把竹竿砍下來,瀝取竹節中的水,飲之可以“清熱化痰,定驚安神”;用來作藥,主治“心腹積聚及蟲病,和獺肝爲丸服”。李時珍說(黃曆)五月五日重午日(即端午節)的水也是一種“節氣水”,具有防疫、驅毒的療效,特別適合用來製作製毒的藥丸,例如“瘧痢、瘡瘍金瘡、百蟲蠱毒諸丹丸”。因爲端午節氣正行到純陽至剛之際,漢方藥學、中醫大師都肯定了午時水在醫療效用上的效用。從陰陽相生相剋的特性來看,端午的午時水是“極陽水”,最適用於制伏陰毒。

在鑄造上,“午時水”也有不凡的表現。利用“午時水”來鑄造刀劍特別鋒利耐用。“午時水”是“極陽水”,經過天地陽氣殺菌,像是得到加持一般,耐久不敗壞。臺灣鹽水鎮上的橋南老街區的傳統打鐵鋪都從古井取用“午時水”來鑄造刀劍具。傳統老打鐵鋪的磨刀用的水槽和用來淬火降溫的水槽,都堅持在每年端午節更換“午時水”,一用一整年,結果鍛煉出來的刀比一般的更鋒利耐用。

古代取火的“陽燧”銅鏡。

端午節有哪些習俗?背後有哪些說法? 第3張

端午又逢丙午日,這一天午時之氣更加陽剛氣盛,光輝萬丈。丙火是最猛烈的太陽,霜雪不能侵,能鍛庚金,所以此時是鍛鑄金屬器具的最好時機,鑄造出來的鏡子,光明映天地。《論衡》說在五月丙午日午時鑄造的銅鏡“陽燧”可以取得真火:“陽燧取火於天,五月丙午日中之時,消煉五石,鑄以爲器,磨礪生光,仰以向日,則火來至,此真取火之道也。”“陽燧”是周代用來取火的凹面銅鏡。

另外像是漢武帝的“元光鏡”、東漢和帝的“元興鏡”也都是著名的五月丙午鏡,金水之精,古傳的辟邪之寶。顯然在古久以前,中華民族的先人已經會利用端午與物質的陰陽特性以增益生活。

宋代詩人李綱說“重午”:“誰將佳節號天中,陽極陰生五自重。”宋人柳德驥說“端午泉”:“盈虛嘿(同默)順陰陽氣,消長先知天地機”。中國古人的生活與天地相融相通,將端午時節天地的陰陽變化特質融入節慶民俗和利用厚生之中,展現了中華民族特有的天人合一文化的重彩。現代人,如果能夠洗淨被“無神論”誤導的錯誤觀念,重新體現人與天地、人與神的關係,這些自然之道的美好效應當會再度迴歸。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