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爲何要禁止同姓結婚?實際上很多人都弄錯了字面意思!

本文已影響2.44W人 

古代爲何要禁止同姓結婚?實際上很多人都弄錯了字面意思!下面小編爲大家詳細介紹一下相關內容

常言道:男大當婚,女大當嫁。中國被流傳數千年的婚姻習俗有這樣一個十分有趣的現象,可以接受近親結婚,但卻有同姓不通婚的規定。

古代爲何要禁止同姓結婚?實際上很多人都弄錯了字面意思!

如漢惠帝的皇后張嫣居然是他姐姐的女兒,就是說漢惠帝娶了自己的外甥女。大詩人陸游也是近親結婚的,他與妻子唐婉是表兄妹關係。在當代,受中國文化影響頗深的韓國,也是在2005年才徹底廢除同姓不通婚的制度。

其實從遺傳學來看,近親婚姻危害更大,爲什麼在古代近親結婚不禁止,而同姓結婚卻不可以呢?

“同姓不婚”的習俗原則大概始於周代,一直延續至民國年間。《魏書·高祖紀》記載:“夏殷不嫌一姓之婚,周制始絕同姓之娶。”這段話被認爲是同姓不婚的開始。周代同姓不婚是周先族實行族外婚時遺留下來的規定。由於周先族屬於氏族部落,所以實行外婚制一定要靠姓名來區別。

春秋時代,對於同姓不婚,有人還從生理上作出瞭解釋。《左傳》記載,鄭叔詹曰:“男女同姓,其生不繁。”《國語・晉語》亦載:;“同姓不婚,懼不殖也。”《國語・鄭語》亦有:“氣同則不繼。”可見在春秋時期,古人就已經從優生優育的角度來看待近親結婚的問題,認爲同姓之間婚配會造成後代的不育。

還有一種原因,近乎迷信,從“異類相生”的迷信觀點出發,認爲“娶妻避其同姓,畏災亂也”,認爲同姓通婚會帶來災亂。後來隨着地域爲基礎的社會代替了血緣爲基礎的氏族,這樣同姓不婚就喪失了原有的作用,再強調同姓不婚,就顯得有些迂腐了。

戰國以後,隨着交流的擴大,姓氏文化發展逐漸趨於成熟,從過去的以氏爲姓,發展到姓氏不分。因此因此同姓不婚多有不禁。但到了唐代對同姓結又強循古制,並出臺了法規條款。《唐律》規定:“諸同姓爲婚者,各徒二年”。其後的宋、金、元等朝代沿襲唐朝,前後計有六七百年之久。

到了明清時期,《明律例》、《清律例》則顯得比較開明,明清律分同姓同宗爲二,並禁止其通婚,雖在表面上合於舊制,但實際上同姓同宗之間也可以通婚的。清末刪律,只禁同宗婚而不禁同姓婚。

雖然官方不再禁止同姓通婚,但是民間的婚煙生活與各朝代的法律又不完全吻合。始於周代的“同姓不婚”實際是指血統關親而言的,即有較近的血統有關親就不能結婚。但久而久之卻改變了原的本意,形成了一種生活習俗,即並非注重血的遠近,只要同姓就不能通婚。這對後來民間婚姻生活影響極大,在婚煙中,像姨表兄妹和姑表兄妹,無論血統怎麼近,習俗卻不禁結婚。

然而男女雙方雖毫無血統關,乃至相距甚遠,但姓氏相同,習俗則禁止結婚。這種狀況直延續到清末。直到清末民初,尤其是新文化運動期間,有人又開始重新研究“同姓不婚”的問題,從生理、歷史、法例諸方面進行探討,主張拋棄“同姓不婚”的觀念,只要沒有血關親,完全可以“同姓結婚”。這種主張實際是五四時期“自由結婚”觀念的進一步擴展,是對婚煙自由在內容上的補充。此後,人們“同姓不婚”的觀念淡化了,在婚煙生活中不太遵守這樣的傳統說教了。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