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仲爲何會提出尊王攘夷?齊桓公是怎麼做的

本文已影響2.05W人 

公元前661年,北方的山戎襲擊了處在中原邊緣的刑國,刑國不敵,就連都城也被山戎給毀了。這時管仲立馬向齊恆公提出了他的看法,他認爲豺狼一般的山戎是令人厭惡的,他們行事毫無理性可言。而中原的各諸侯過畢竟都屬於華夏文明的圈子中,大家都是一家人,應該親暱相處,不能棄之不顧。於是管仲建議齊恆公打出“尊王攘夷”旗幟,出兵擊退山戎,齊恆公也採納了建議。後來中原在齊恆公的尊王攘夷的運動下,成功擊退了山戎的入侵,也阻止了南方楚國的北進,並將其納入中原諸侯的會盟中。齊恆公可謂是爲華夏文明的存續,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這其中就離不開管仲的省時度勢。

管仲生於公元前719年,約在公元前645年去世,姓姬,管氏,字仲。管仲是春秋時發家的代表人,被人稱之爲管子。管仲原是周穆王的後人,被後人尊奉多個稱號,他是當之無愧的哲學政治、軍事家,是法家的先哲,是華夏文明的保護人,是華夏的第一相。不過在齊恆公還是公子小白的時候,管仲輔佐還是公子小白的競爭對手公子糾。後來各爲其主,管仲爲了阻止公子小白回國繼承君主一位,曾射殺過公子小白。然而當小白成爲齊恆公後,在鮑叔的極力舉賢之下,齊恆公才接納了原本要自己命的管仲。不計前嫌的二人成功將齊國締造成當時的中原第一大國,也爲後來的“尊王攘夷”奠定了基礎。

尊王攘夷的故事首次出現在中國東周的春秋時期,而“尊王攘夷”這一詞最早見於《春秋公羊傳》中。字面上的意思就是維護君王的統治,排斥外族的侵略。而春秋時期執行這個尊王攘夷的主人公就是齊國的第一位霸主,齊恆公。 公元前655年,周惠王有過廢除太子的動向,但是被齊恆公得知了。於是齊恆公率領諸侯君主在首止同周惠王會盟,齊恆公以天下諸侯的意向,確立了周朝太子的正統地位。第二年,考慮到當初會盟首止時,鄭國不出會,齊恆公率領聯軍前去討伐鄭國。後來周襄王即位,齊恆公同諸侯一同於周襄王的使者會盟,承認周襄王的王位。公元前651年,在葵丘齊恆公和魯國、宋國、曹國等諸侯國會盟,見證了宰孔代表周王封齊恆公爲諸侯長,由此春秋出現了一霸。

管仲爲何會提出尊王攘夷?齊桓公是怎麼做的

齊恆公身爲春秋諸侯長,有着維護華夏文明的責任。當山戎發兵攻打燕國的時候,燕國抵擋不住,燕國國君向齊恆公求救。於是齊恆公排兵攻打山戎,一直打到了孤竹,將山戎逐出燕國國境。當山戎攻佔了刑國,毀掉了刑國都城後,齊恆公率軍救刑國。齊國軍隊又一次成功擊退山戎,還幫助刑國在夷儀建立了新的都城。另外齊恆公還率聯軍伐楚,逼迫楚國向中原的周王室進貢,楚國也加入了齊國的聯盟中,尊齊國爲諸侯長。齊恆公的尊王攘夷一方面成功阻止了外敵對華夏文明的侵襲,另一方面也爲齊國的霸業顯得更加合理合法,後世就很多諸侯王效仿齊恆公。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