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桓公爲什麼能放下成就選擇信任管仲呢?管仲提供了哪些幫助?

本文已影響7.93K人 

說到齊桓公,大家都會想到什麼呢?下面小編爲各位介紹一下相關的歷史事蹟。

齊桓公,本名呂小白,是春秋時期的第一位霸主。從公子小白到春秋第一位霸主,這個過程中,齊桓公經歷了許多的坎坷。但所幸,他這一路都鮑叔牙和管仲相隨,尤其是管仲,在輔佐齊桓公後,爲他提出了許多重要建議,其中就包括稱霸的目標。

但是,在齊桓公和管仲之間,有着一箭之仇。當年管仲爲了阻擾公子小白登上君主地位,甚至向他射箭。那麼,是什麼讓齊桓公放下了成見,選擇信任管仲?管仲又爲何讓齊桓公確立了爭霸的目標呢?

齊桓公爲什麼能放下成就選擇信任管仲呢?管仲提供了哪些幫助?

從逃亡他國到坐上君主之位,齊桓公是怎麼做到的

要想分析齊桓公爲何能放棄一箭之仇,不得不把故事拉回到他公子糾爭奪王位的故事上來。

公子小白原本只是庶出,本沒有希望繼承王位。但是,他的哥哥齊襄公在位期間,暴虐施政,搞得齊國上下怨聲載道。於是,公子小白和公子糾就分別在鮑叔牙和管仲、召乎的護送下,逃到了魯國和莒國。

後來,齊襄公被公子無知弒殺,無知自立爲君,但沒過多久,無知又被刺殺了。此時,齊國出現了國君空缺。

公子糾和公子小白都得到了消息,想趕在對方之前,回到齊國。這是一場速度的比拼,誰先到了,誰就是國君。

然而,就在公子小白連夜趕路的過程中,公子糾派了管仲去刺殺公子小白。在一條小路上,管仲埋伏好了,等着公子小白一行人馬,看到小白出現了,他一劍就射了過去。

公子小白大叫一聲倒在了地下,管仲以爲公子小白死了,就趕快回去覆命。公子小白身邊的人也都嚇傻了,但誰知小白一下子坐了起來。原來,管仲的箭射到了小白的衣服帶上,他只是作勢裝死,以騙取管仲的信任。

隨後,公子小白與鮑叔牙飛速奔向齊國,並先於公子糾來到齊國首都臨淄,順利地登上君位。

齊桓公爲何放棄一箭之仇,拜相管仲

管仲與鮑叔牙雖然分別輔佐了兩個潛在的王位繼承人,但是兩個人的關係卻十分要好。特別是鮑叔牙,對管仲有知遇之恩。

在登上王位後,齊桓公本想拜鮑叔牙爲相,但鮑叔牙卻推薦了管仲。鮑叔牙跟齊桓公說,自己在五個方面都不如管仲:

寬惠愛民,臣不如也。治國不失秉,臣不如也。忠信可結於諸侯,臣不如也。制禮義可法於四方,臣不如也。介胃執枹,立於軍門,使百姓皆加勇,臣不如也

於是,在鮑叔牙的建議下,齊桓公拜相管仲。

齊桓公爲什麼能放下成就選擇信任管仲呢?管仲提供了哪些幫助? 第2張

從歷史的發展來看,這一決定的確是一個明智之舉。管仲的到來,對於齊桓公來說如虎添翼。但是在當時,這樣的決定並不是所有人都看好的。

首先,齊桓公在接受管仲上,就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在鮑叔牙向齊桓公推薦管仲時,齊桓公就提出了反對,他認爲自己與管仲有一箭之仇,但鮑叔牙卻勸說,管仲這麼做是爲了公子糾不得已而爲之,如果齊桓公能夠在天下人面前寬恕管仲,不僅可以讓管仲爲自己效力,還可以在世人心中留下有氣度的口碑。

這一番勸阻說動了齊桓公,但是他在任用管仲的初期,也並沒有完全按照管仲的意思來做。比如,齊桓公在登上君位後,很強趁機討伐鄰國。但管仲建議,此時國家還未安定,應該先休養生息。

齊桓公不聽,伐宋、伐魯都失敗了。他本想再次伐魯,但魯國提出了要會盟。沒想到會盟的過程中,魯國攜兵器劫持齊桓公,強行索要回了齊侵魯的土地。

這次會盟之後,齊桓公想毀盟,但管仲勸阻,認爲此舉對齊桓公的名聲非常不利。好在這一次,齊桓公聽從了管仲的建議。而且在經歷過這些事情後,齊桓公也信任了管仲,從此在一些國家大政上,他基本都會按照管仲的意見來。

說完了齊桓公再來看看管仲。關於管仲輔佐齊桓公,一直是有不同的聲音的,有人覺得管仲背棄了之前輔佐的公子糾是不仁。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管仲輔佐齊桓公,是爲了心中的社稷大義。

爲什麼這麼說?

這還要拉回到當時管仲與召忽共同輔佐公子糾的時候。兩個人曾立下了不同的誓言。

召忽曾說:

百歲之後,吾君卜世,犯吾君命而廢吾所立,奪吾糾也,雖得天下,吾不生也。兄 與我齊國之政也。受君令而不改,奉所立而不濟,是吾義也。

也就是說,召忽認爲,如果將來登上國君之位的不是公子糾,那麼即使這個人得了天下,自己也不願意苟活,因爲這樣對不起公子糾。

但是管仲卻立下了不同的誓言,他說:

夷吾之爲君臣也,將承君命,奉社稷以持宗廟,豈死一糾哉? 夷吾之所死者,社稷破,宗廟滅,祭祀絕,則夷吾死之。非此三者,則夷吾生。夷吾生則齊國利,夷吾死則齊國不利。

在管仲看來,作爲臣子,應該爲國家社稷、宗廟爲重任 ,而不應該在意的是誰成爲君主。換句話說,管仲此時的態度就已經很明確了,他忠於的不是公子糾或者是公子白之中的任何一個人,而是齊國。

所以當齊桓公登上君位,派鮑叔牙救出管仲、召忽時,管仲沒有像召忽那樣殉主,而是選擇爲社稷大義而生。

因此從這個角度來看,管仲的目標也是非常明確的。

齊桓公爲什麼能放下成就選擇信任管仲呢?管仲提供了哪些幫助? 第3張

管仲輔佐齊桓公,帶來了哪些作用

齊桓公在拜相管仲之初,心中所想,只是要安定齊國。但是,管仲堅持認爲,齊桓公只有稱霸中原,才能實現安定齊國的願望。

甚至,他提出,自己爲相的一個前提就是要輔佐齊桓公,幫助他登上霸主之位。因此,也正是管仲,才讓齊桓公確定了這個自己之前,想都沒有想過的霸業目標。

管仲也沒有辜負鮑叔牙的舉薦和齊桓公的信任,在他的輔佐之下,齊桓公一步步地建立了自己的霸業,其中在以下三個方面,效果最爲明顯:

1.親民:採用針對性政策,調動各階層積極性

正所謂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春秋時期,社會非常動盪,原有的階層格局受到了衝擊。爲了能夠更好地安頓各個階層,管仲建議齊桓公,將士、農、工、商分開定居,這樣不同的階層的人可以更地聚集在一起,討論他們擅長的事情:士階層在較爲安靜的地方,便於討論學術問題;農民階層在田野之處,可以更好地專注秋收、冬藏之事。

此外,爲了鼓勵不同階層的人,更好地發揮自己的專長。管仲還輔佐齊桓公,提出了許多具有針對性的措施。

比如,爲了鼓勵農民更好地發展生產,他提出了“均田分力”和“相地衰徵”的政策。前者可以通過租賃土地給農民,調動了他們的生產積極性,後者則通過稅收上的調整,讓他們更加願意從事農業勞作。

爲了鼓勵工商階層發展商業,管仲建議確立富民強國的政策,減免關稅,也取得了“而民歸之如流水”的效果。

爲了吸納更多優秀的人才加入到治理齊國的隊伍中,管仲提出了“三選制”,由鄉長每年推薦賢才,然後經過官長的篩選,最後有齊桓公親自考察錄用。這樣就進一步開拓了士人階層參與政治的渠道,提高了對他們的激勵作用。

齊桓公爲什麼能放下成就選擇信任管仲呢?管仲提供了哪些幫助? 第4張

2.與鄰國建立良好關係

齊桓公在安定了齊國後,就開始逐步放眼到其他諸侯國家,通過與他們搞好關係,來爲自己稱霸奠定良好的基礎。

首先,他按照管仲的建議,歸還了之前佔領魯國、衛國的土地。這樣一下子就獲得了鄰國對齊國的支持。

緊接着,管仲還建議齊桓公遵守盟約。現在很多人都覺得,這一點不是天經地義的嗎?但在春秋時期,雖然諸侯國之間有會盟,但是總會發生不遵守盟約的事情。但是齊桓公能夠在管仲的建議下,遵守會盟,確實爲他稱霸中原留下了很多美譽。

3.取信於天下諸侯

齊桓公要稱霸中原,自然需要得到其他諸侯國的信任。在春秋諸侯爭霸的時代,憑什麼他能獲得其他國君的支持呢?首先第一點,齊桓公以霸主的身份,幫助其他國家平定了內亂。比如,魯國的慶父之亂就是在齊桓公的幫助下解決的。因此,齊桓公在諸侯國中的威信也就大大提升了。

齊桓公爲什麼能放下成就選擇信任管仲呢?管仲提供了哪些幫助? 第5張

此外,在當時,雖然周天子式微,但是其天子的形象尚且存在。齊桓公則率領着中原地區的其他諸侯,尊重周天子的權威。這樣,他也就獲得了周天子對他的信任。自然而言,自己的霸主地位也就穩固了。

寫在最後:

齊桓公能夠成就一代霸業,與他身上許多的許多品質不無關係,但同樣不可忽視像管仲、鮑叔牙這樣的人。如果鮑叔牙沒有舉薦管仲,那麼可能齊桓公只會安心做個安定齊國的君主,而非爭霸中原的霸主。如果他不肯拜相管仲,管仲的許多才能也將無處發揮。齊桓公、管仲、鮑叔牙,這三個人因爲有了交集,才創造出了這麼精彩的一段歷史。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