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祕古代的夏季消暑用的冰塊到底從何而來?

本文已影響1.92W人 

古代並無製冰設備,那古人夏天用來消暑的冰塊從何而來呢?這些冰塊都是在隆冬時節從自然環境中採集的,然後儲存於冰庫。

我國冰庫的歷史已有3000年。據史籍記載,西周時期的冰庫就已頗具規模,當時稱之爲“凌陰”,管理冰庫的人則稱之爲“凌人”。《周禮·天官·凌人》載:“凌人,掌冰。正歲十有二月,斬冰,三其凌。”這裏的“三其凌”,即以預用冰數的3倍封藏。西周時期的冰庫建造在地表下層,並用磚石、陶片之類砌封,或用火將四壁燒硬,故能具有較好的保溫效果。

《詩經·豳風·七月》中有一句詩表現採冰情景:"二之日鑿冰沖沖,三之日納於凌陰。"十二月鑿冰,正月搬進冰庫儲存。這兩句詩用了互文修辭,真實的意思應該是每年的十二月到次年的正月,這兩個月間忙於儲存冰塊。

揭祕古代的夏季消暑用的冰塊到底從何而來?

網絡配圖

1976年,考古人員在陝西秦國雍城故址發現一處凌陰,容冰量可達190m³。凌陰挖築於一夯土臺基中部,呈仰鬥形。頂部東西長10米,南北寬11.4米。四壁呈斜坡狀,底部東西長6.4米,南北寬7.35米,鋪設砂質片岩一層。

隋唐時,人們又發明了深井貯冰法,使天然冰塊的貯存期大大延長。當時人們利用打井的技術,往地下打一口粗深的旱井,規制在八丈深以下,然後將冰塊倒入井內,封好井口。夏季啓用時,冰塊如新。唐人史宏《冰井賦》雲:“鑿之冰井,厥用可觀;井因厚地而深”。由於唐代的冰庫多采用井藏法,所以唐人均稱冰庫爲“冰井”。

揭祕古代的夏季消暑用的冰塊到底從何而來? 第2張

網絡配圖

明清時期的冰庫則稱之爲“冰窖”。冰窖亦建築在地下,四面用磚石壘成,有些冰窖還塗上了用泥、草、破棉絮或爐渣配成的保溫材料,進一步提高了冰窖的保溫能力。冰窖以京城最多,而以皇家冰窖最爲宏大。

徐珂《清稗類鈔·官苑類》記載:“都城內外,如地安門外、火神廟後、德勝門外西、阜城門外北、宣武門外西、崇文門外、朝陽門外南皆有冰窖。”此外,民間也建築了許多小型冰窖,還出現了專門以貯冰和賣冰爲業的冰戶。

1977年湖北隨縣曾侯乙墓中出土了戰國時期的銅冰鑑,鑑內的方壺可盛酒,壺外夾層中裝冰,可謂中國最早的“冰箱”。

值得一提的是,清代北京公務員享有“頒冰”的國家福利。富察敦崇所著《燕京歲時記》中“頒冰”一節記載:“京師自暑伏日起至立秋止,各衙門例有賜冰。屆時由工部頒給冰票,自行領取,多寡不同,各有等差。”這等福利,略相當於現今的高溫補貼。

揭祕古代的夏季消暑用的冰塊到底從何而來? 第3張

網絡配圖

採冰時,切割冰塊有一定的技術要求,比如尺寸大小規定在三尺以上,若太小則易於融化。《唐六典》卷十九就明文規定藏冰法,“每歲藏一千段,方三尺,厚一尺五寸。”

另外,在何處採冰也有講究。冰塊最好是採集於深山溪谷之中,那裏低溫持久,冰質堅硬,正午時也不會融化,而且沒有污染。《唐六典》卷十九載:“凡季冬藏冰……所管州于山谷鑿而取之。”

冰庫以北方建造者爲多,據文獻記載,古代藏冰最南到金陵(今南京)一線。到南宋時,北方的藏冰法纔開始在南方逐漸推廣,因地制宜建造冰庫。

由於南方冰薄,難以久貯,所以當地人民巧運智思,創造了一些人工厚冰法。明人朱國楨《涌幢小品》卷十五記載:“南方冰薄,難以久藏。用鹽灑水上,一層鹽,一層冰,結成一塊,厚與北方等。次年開用,味略鹹,可以解暑愈病。”當然,古代夏季能用冰塊防暑降溫、享用冰鎮飲品的,只能是皇室貴胄、鐘鳴鼎食之家,對廣大老百姓來說這無疑是可望不可即的奢侈品。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