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的飲食文化是怎樣的?儀式感非常的強

本文已影響2.02W人 

你真的瞭解古代的飲食文化嗎?小編給大家提供詳細的相關內容。

吃飯只是爲了填飽肚皮嗎?

若是真這麼認爲,估計會被老祖先踢的。其實,飲食過程就是和食物交流的過程,若只是將食物塞進自己的胃裏,那就不需要什麼飲食文化了。當然在特殊歲月中,比如饑荒年代,吃食真的只是爲了解決飢餓。有一個詞“鐘鳴鼎食”,指那些貴族家庭吃飯場面的豪華氣派,連吃個飯都要“擊鐘列鼎”,外人看這個“場面”,不禁會感慨這儀式感太強了!

事實上,這就是飲食文化,如果你看不懂,等於沒真正懂得如何吃。

有人總會說中國老祖先的很多傳統都丟了,其實,這話有點絕對。就說這吃飯,古時貴族吃飯會奏樂,如今去一些有調調的餐廳,也有一些背景音樂啊。如果再上點高逼格的,還會放架鋼琴在那,或者會有一個小舞臺,吃到盡興時,可以上去高歌一曲。這明明就是古時“鐘鳴”的升級版嘛。或者自己在家吃飯時,放一曲編鐘樂曲,一樣也可以營造出某種氛圍。

那麼“鼎食”呢?

這就是本文的主題了。

不少人很是熱衷於紅酒文化,每每說起時,光那個酒杯都會滔滔不絕的說上很久。但是,這和古人的飲酒文化比起來,就這個年代,已經有千年以上的鴻溝了。觥、樽、觴、盅、白...太多用於飲酒的器皿。只是,似乎離我們很遙遠,它們往往陳列於博物館中。

中國古代的飲食文化是怎樣的?儀式感非常的強

我們要認識自己的飲食文化,還真的要從這些“餐具”開始。

酒文化在中國飲食文化中有很重要的分量,今天就以此舉例。在出現盛具前,吃飯真的只是充飢。有了盛具,尤其是青銅器製作工藝的成熟,讓吃飯多了些精神層次的涵義。製作精美的各類青銅製品,不但可以盛放食物,還可以邊加熱邊用餐,類似於現在的火鍋。

中國國家博物館就有一件叫“染器”的青銅器,它是由盤、爐、耳杯組成,功能就是飲食器具。從這個“染”字,就可看出先人對飲食的態度。在古代,調味品稱爲“染”,在商周時,古人就已經會製作醬這種“染”了,“染器”就是用來盛放各種佐料的。秦漢時候大家喜歡吃較燙的蘸料,所以,需要邊吃邊加熱“染器”。

而整個青銅文化時期,恰恰又是酒文化的盛行階段。

殷商時人們就已經開始用穀物釀酒了,此時的青銅酒器,器形變化多樣,質量精美,那時的人就說“非酒器無以飲酒”,酒雖然在很多人眼中似乎和食物無聯繫,但是,在古人眼中,酒不但融於了生活,更融於當時人的精神之中,翻翻古代文學作品,關於酒的能有1/3之多。

在古時,雖然酒器和食器是分開的,但是,人們對酒器的態度,其實,也透露出飲食的態度,“鼎食”難道就是大家圍坐一圈吃肉嘛?當然不是,連大觀園的小姐妹,饞酒時還得來圈行酒令呢,更不要說那些身份高貴、啥事都特講究的貴族了。

而爲何是在青銅器時代,古人對飲食的態度奠定了綿延千年的飲食文化呢?

中國人最看重兩樣事物:

一是生存;

另一個就是老祖宗。

在農耕經濟的影響下,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好好和家人一起過日子,而吃飯就成了這種生活的主旋律,所以,會用盡心思讓餐桌文化更加多樣化,於是,一樣食物可以做出很多道菜,而不同的菜式又會用不同的盛具去展示菜餚的衍生內涵,而不是在一個盤子上疊加食物。

《禮記·禮器》之中這麼說:“宗廟之祭,尊者舉觶,卑者舉角。”飲食文化滲透於生活的方方面面,祭祀在古時是一件神聖的大事,從盛器上的使用規矩中就可看出,對老祖宗的祭祀是必須萬分尊敬的,所以,纔會有“尊卑”上的區分。

這在今人看來,似乎不太能理解,都是後代子孫,爲啥還要如此劃一個界限?

那麼,有一個道理大家都應該懂吧,長者爲尊,所以說,飲食文化中的這些細微規定,恰恰就是和社會的公序良俗相吻合。

中國古代的飲食文化是怎樣的?儀式感非常的強 第2張

接下來,我們再來看一些瓷器製品。

小時候剛接觸英文時,被告知,China有兩個意思,“C”大寫是指中國,“c”小寫是指瓷器,那時心裏美滋滋也很自豪,後來多了些文史知識後,再來看這個單詞,情緒就多了些顏色。

從出土的文物可以看出,漢時已有瓷器製品了,只是那時工藝尚不發達,進入唐、宋時期,尤其是宋朝,瓷器工藝蓬勃發展,涵蓋了中國人生活的各個方面。只是現在,瓷器和我們的聯繫似乎僅存在於飯桌了,有時還會被不鏽鋼或者仿瓷這些器具所替代。

在那時,對於小戶人家來說,瓷器也許就是個盛放東西的工具,至於它的美觀,遠在功能之後。但是,對於門庭很高的大戶人家來說,這些器皿不但要滿足於功能,更要滿足視覺上的愉悅感,所以,宋朝出現很多官窯,其中,北宋流行的注子酒壺,就是那個時期青白瓷的代表作。

宋代人喜歡喝溫酒,所以,常見注子和注碗,它具有實用性也兼具品質和優美造型。再看現在,隨便端上個大盆,將一紮啤酒堆在那冰着,這不叫喝酒,就是灌了個酒飽。

中國的飲食文化中,一直強調“細嚼慢嚥”,不要簡單將其理解爲“養生”,這是在品味食物。成語中有很多和“吃”有關,但是,帶“味”的就只有一詞“津津有味”。很多西方人不明白,爲何一個土豆在中國就能做出上百道菜,中國人吃的不僅是食物,吃的更多的則是那個味道。

並且,在中國的語言表達中,很多事物都能和“味道”沾邊,一件媽媽手工編織的毛衣,會說成“媽媽的味道”;媽媽寄來的吃食,會說成“家鄉的味道”。很多人在外面吃的同樣名字的飯菜,卻是說吃不出那個味道,因爲在中國人的骨子裏,很多事物連同這飯菜的香味,早已深深烙印在記憶中。

很多人喜歡玻璃盛具,乾淨剔透,這完全符合時下世界審美主流:簡潔、大氣。但是玻璃自身有個小缺陷(排除彩玻),沒有色彩。這個世界是五彩的,若是整天面對沒有色彩的盛具盛着那些鮮活顏色的吃食,會是什麼感覺?不妨做個對比。

其實,去飯店吃飯時,若是心細時應是早能發現其中的不同。冰草通常是放於圓形的玻璃盛具裏,在手中端着時很漂亮,凸顯了綠瑩瑩的質感,但是,當此菜混於一堆瓷碟瓷碗中,頓時就很平淡。缺了盛具的襯托,連可愛的菜都少了誘惑力。

這就是飲食文化。

爲何一家高檔餐廳的餐具都是“不拘一格”?

因爲,菜式和盛具是互補的。

中國古代的飲食文化是怎樣的?儀式感非常的強 第3張

再回到酒杯上。

現在似乎清一色的都是玻璃製品,就是形狀有差異罷了,大家不再關注酒杯長的啥樣,只顧往自己嘴裏倒酒。若是找一家復古餐廳,點一壺米酒,端上來的絕對是青瓷酒器和酒盅,這是什麼感覺?有人也許會反駁,不同環境下當然得不同的盛具。這話極對,在古時也不是人人都是觥籌交錯,民間一樣有大排檔,一樣大碗喝酒啊。飲食文化也分陽春三月和下里巴人。

但是,不能因此就誤解古人會因身份地位不同而怠慢了飲食規矩,至少在喝酒上,怎麼也會用上瓷碗,這總強於現在動輒用一次性盛具替代吧。現在的這種做法是出於衛生考慮麼?更多則只是一種商業效益,從成本上看,這樣更節約,只是委屈了飲酒者,這哪還有任何情緒而言?也難怪今人再也寫不出“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的詩句來了。

喜歡飲食的人,是不會允許自己用這樣的態度對待吃食的,這是對食物的怠慢,也是對飲食文化的非禮,這真的就變成了只是爲了裹腹而且。只是現今簡約的生活節奏已經鈍化人們對飲食的思索,只會簡單的將其理解爲一日三餐、親人聚餐、朋友聚會,和自己生活如此密切的飲食,如今,卻是帶有更多的目的性,所以,也不奇怪大家越發不重視用什麼盛具來盛放它們了。

當然,最早出現的盛具是陶器、角器和竹木製品,雖然,在功能性上看起來差不多,但是,就實用性和美觀性上看,遠不如後來的青銅製品和瓷器,而這兩種製品的鼎盛時期,恰恰又是中國飲食文化發展最活躍的時候。這些用餐工具從粗放到精緻,從實用到藝術價值,都和一個時代的發展緊密聯繫,也和一個時代的文化緊密捆綁,飲食文化不可能脫離社會的發展。

中國古代的飲食文化是怎樣的?儀式感非常的強 第4張

那麼,對比古人的飲食文化,是不是就該感慨如今某種飲食習慣呢?

事實上,如今的文化交融頻繁,社會主流文化是追求個性張揚,所以,也應該包容多樣化的飲食習慣。有人喜歡素雅的日本料理,有人喜歡鬧哄哄的大排檔,這些場合的變遷不值得大驚小怪。但是有一個點,吃飯就是吃飯,就如寫字一樣,若是沒有一支好筆,功力再好,字也不會好看,一道好菜,沒有好碟子去盛它,吃的人估計會少了些許胃口,除非真的喜歡追求原始風味,比如燒烤。

飲食其實是自己最親密的朋友,因爲,沒人可以離開它。中國人的飲食文化基調,就是一種生存文化,進而又進化爲精神境界的文化,以至於,認真對待自己的每一餐,難道不是認真對待自己的生活嗎?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