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何說李牧死,趙國亡?這種說法是怎麼來的?

本文已影響1.31W人 

除了“殺神”白起外,另外一位就是被後世尊爲“軍陣之神”的李牧。下面由小編給大家帶來這篇文章,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接着往下看

戰國末年,諸侯爭霸的戰爭已經進入了最後時刻。位於諸侯西方的秦國經過商鞅變法後迅速強大,其實力對東方的六國諸侯們構成了極大的威脅。東方六國爲了應對來自秦國的威脅,也紛紛變法圖強。東方六國中的趙國,經過趙武靈王領導的胡服騎射改革後,軍事實力也得以大大增強。

爲何說李牧死,趙國亡?這種說法是怎麼來的?

於是在這兩個軍事實力強勁的諸侯國之間,爆發了無數場戰爭,同時兩國間的名將也在源源不斷地涌現。戰國時期著名的“戰國四大名將”正是誕生於這一時期的秦趙兩國之間。而我們今天要談到的李牧,正是這“戰國四大名將”中趙國的一員。但他與另外幾位名將不同的地方在於,他的存在,與趙國的生死存亡息息相關,素有“李牧死,趙國亡”的說法存在。

那麼,爲什麼會存在這樣的說法呢?難道李牧一個人的生死就能左右一個強大的諸侯國的存亡?首先,我們要認識到李牧的存在對於趙國的意義。因爲筆者在前文已經提到過,戰國末年的秦趙兩國,名將輩出。或許會有讀者有疑問,既然有那麼多名將,那只是死了李牧一位,那趙國其他的名將不也能帶兵打仗嗎?

的確,趙國在戰國末年出現了一大批名將,像是趙奢、廉頗、龐暖等。但這些人在朝中的時間,和李牧在朝中的時間是存在時間差的。當趙奢和廉頗等人作爲趙國將領和其他諸侯國交戰的時候,李牧正在趙國北方邊境防範匈奴。而當李牧作爲負責與其他諸侯國交戰的主要將領時,這些名將有的已經去世了,如趙奢;有的則已經逃亡他國了,如廉頗。所以,李牧實際上是趙國滅亡前,唯一一位可以依靠的名將。

爲何說李牧死,趙國亡?這種說法是怎麼來的? 第2張

俗話說得好“勝敗乃兵家常事”,但李牧這位名將的可怕之處在於,在他領導的一系列戰役中,一直未嘗敗績。所以,李牧的存在影響趙國的存亡的更重要的一點原因,就是李牧高超的軍事指揮才能。李牧一生的征戰主要分爲兩個階段,先是在北方邊境防範匈奴時期,之後纔是率領趙軍與諸侯征戰時期。

說到關乎趙國生死存亡的時期,自然是後者。這一時期,趙國最爲主要的對手,自然是秦國。李牧率領趙軍與秦軍進行了兩次大規模的戰役,都做到了戰而勝之。第一次的肥之戰,秦將桓齮已經攻下趙國的平陽和武城,斬首了十萬趙軍,並斬殺了趙國的將領扈輒。當第二年桓齮再次率軍來襲時,李牧臨危受命,由北方南下率領所有趙軍與其交鋒。

因爲考慮到秦軍連戰連捷,士氣正高的情況,此時與其交戰必然會陷入劣勢。所以李牧採取了堅壁清野的固守戰術,堅決避免出戰,以逸待勞,等待決戰時機。趙軍等得起,但遠道而來的秦軍等不起。於是秦軍主動出擊進攻肥下,試圖吸引趙軍前往救援進而將其殲滅。

但李牧識破了桓齮的意圖,他趁着秦軍主力離開營地前往肥下的機會,加上秦軍對一直處於守勢的趙軍疏於防範的有利條件,一舉攻佔秦軍大營。這下秦軍反而陷入了被動,只能回師救援,李牧指揮一部分趙軍在正面抵禦秦軍,另外的趙軍則從兩側夾擊秦軍,秦軍陷入絕境,十萬秦軍幾乎被全殲,桓齮逃亡燕國。

第二次的番吾之戰,則是趙國對秦國的最後一次重大勝利。秦王嬴政不甘失敗,再次派兵攻打趙國。或許是吸取了上次被圍殲的教訓,這次嬴政讓秦軍由南北兵分兩路,一路北上試圖渡過漳水進逼趙國都城邯鄲;一路南下,試圖從背後進攻邯鄲。李牧分析後,認爲邯鄲南部有長城和漳水作爲屏障,所以擊敗北方的敵軍是第一要務。

爲何說李牧死,趙國亡?這種說法是怎麼來的? 第3張

於是李牧也兵分兩路,他讓副將司馬尚帶領一部分軍隊固守南方,自己親自率領趙軍主力與北方的秦軍交戰。在番吾這個地方,兩軍短兵相接,展開激戰,秦軍大敗。李牧擊敗秦軍後,迅速回師支援司馬尚,一同攻擊秦軍南路軍。秦軍得知北路已敗,不再戀戰,短暫地接觸後,迅速撤軍。李牧再一次保住了趙國。

這一戰,爲趙國贏得了喘息時間,秦國之後幾年都沒有再攻打趙國。但是人算不如天算,秦王政十八年(前229),這一年趙國北方的代地發生了罕見的大地震,造成了大面積的饑荒,再加上多年征戰不停,趙國的國力已經極爲虛弱。這一次,秦國再一次大軍壓境,而李牧也再一次領軍出征。

但這一次他的對手換成了另一位名將王翦,王翦在於李牧的多次交戰中得出結論:李牧是秦軍取勝的最大障礙。於是稟告秦王后,採取了離間措施,使得趙王自毀長城,試圖將李牧換下,被李牧拒絕後,將李牧誘殺。李牧死後,趙國再也沒有可以抵禦王翦和秦軍的將領,李牧死後僅僅三個月,王翦就擊敗趙軍,並一鼓作氣攻下邯鄲,俘虜了趙王。趙國公子雖然逃亡代地稱王但趙國實際上已經名存實亡了。

李牧靠着他不凡的軍事才能和百戰百勝的卓越戰功,成爲了趙國最後一位肩負着趙國生死存亡的名將,正是他的存在,趙國才能在秦國的勢力如日中天情況下,在秦王嬴政氣勢洶洶的進攻中支撐下來,還取得了兩次重大勝利。從結果來看,正是李牧的死亡,導致趙國再也沒有能夠率領趙軍與王翦周旋的將領,才迅速地走向了滅亡。所以,“李牧死,趙國亡”,所言不虛。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