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爲什麼要恢復殉葬制度呢?

本文已影響2.36W人 

殉葬這事兒是朱元璋最先乾的,他那會兒可沒有什麼有子的后妃不殉葬的說法,而是一股腦地全部帶走了,“太祖以四十六妃陪葬孝陵,其中所殉,惟宮人十數人”,除了寶慶公主年僅三歲,才特留其母張氏不死,其他妃嬪必須殉葬。且殉葬這件事是宮禁祕密,並沒有明文規定,哪些人該殉,哪些人不該殉。

但以朱元璋本人來說,他肯定是有避免後宮亂政的意思在內的,譬如,有些生育了藩王的妃嬪,要是和藩王勾結怎麼辦呢?那就乾脆一個不留(寶慶公主的生母張美人是特例)。

朱元璋爲什麼要恢復殉葬制度呢?

朱元璋後宮除了張美人以外,基本全部殉葬,《大明會典》記孝陵殉葬妃殯: “ 孝陵四十妃殯, 惟二妃葬陵之東西,餘俱從葬。” 《萬曆野獲編》卷三載: “ 按太祖孝陵, 凡妃殯四十人, 俱身殉從葬, 僅二人葬陵之東西, 蓋洪武中先段者。”

太祖殉葬者三十八人,這是朱元璋遺詔要求的,他自己將後宮一網打盡,很顯然是有防止其部分妃嬪擾亂朝綱的可能在內的,而寶慶公主生母張美人倖免於難還是特別開恩。而且太祖朝和朱允炆的情況並不一樣,太祖的兒子多是外地重量級藩王,朱允炆則是太祖的孫輩,呂氏縱使爲太后,但仍然是太祖諸妃嬪的晚輩,且呂氏家族勢單力薄,完全沒有什麼好擔心的,這跟常氏外戚完全不同。

而到了後面幾朝,情形已經跟太祖時候不一樣了,殉葬出於防止後宮妃嬪干政的因素基本就不存在了,明朝後妃基本都出於一般人家,諸多藩王也全部被一網打盡,外戚根本成不了大勢。再想想太祖時代九邊重鎮的諸多藩王,天下局勢已經不可同日而語。

朱元璋的那些妃子,很多是生了藩王的,而明初的藩王,大多不是簡單的人物,朱元璋這種人,是不可能給朱允炆留這些麻煩的,索性一起帶走了。

就比如寧王朱權這種人,他也不是什麼省油的燈,在靖難之役開始時,一直在審時度勢,難說沒有什麼想法,其生母據說是朱元璋的楊妃,查不到生卒年,大概就是被朱元璋給殉葬了。

在朱元璋看來,這種人留下只能是個禍害,比朱允炆高兩輩,比呂氏高一輩,留下就是太妃、太貴妃什麼的,他們明面上還得禮待,且在外還有手握重兵的藩王作爲外援,朱元璋這種人想打包帶走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嗎?

在絕大多數的古代社會中,喪偶的女人是無法生存的,必須儘快找到配偶才能生存下去,而嫁給小叔子或者丈夫的其他兒子,就是最好的方法,畢竟可以節約資源,避免女人帶着嫁妝和家產改嫁引起的紛爭,也給了守寡女人一條活路。

而程朱理學則只考慮到了男人的權益,女人在他們眼中連牲口都不如,因此改嫁的女人才會被鄙視,而與小叔子或者庶子結合則違背了儒家人倫關係。也因此出現了那種主動或者被殉葬的陋習,在宋朝程朱理學興起後死灰復燃的情況。

朱元璋爲什麼要恢復殉葬制度呢? 第2張

這也是中國傳統農業社會男耕女織發展到了一定程度後,女人在經濟上地位極度低下導致的。畢竟男耕女織,男人負責生產食物,女人生產織物,可是沒飯吃人馬上死,衣服少了也無所謂,哪怕是前幾年,貧困山區照樣有一家好幾口人誰外出誰穿褲子的事情發生的,一件破衣服新三年舊三年也能堅持住。

所以女人一旦死了丈夫,就失去了自己的價值,改嫁爲當時風氣所不允許,更是宗族不能容忍的。

而遊牧民族則不一樣,那裏還真的是婦女能頂半邊天的存在,畢竟遊牧民族實際上主食是奶製品,男人只管放牧和打仗,劫掠,而主食乳製品的生產,需要女人去擠牛奶、擠羊奶之後還要製作成乳酪,奶乾等食品,那也是個巨大複雜的生產活動。

有的時候男丁死得多了,女人還要負責放牧(主要是羊羣這些小牲口,牛馬基本上還得男人放牧)更何況在草原那種苦寒之地,沒有女人織羊毛做衣服,男人也活不下去,女人是重要的生產力量,當然不能隨便因爲丈夫的死去就去殉葬了。

古代如果女人死了老公,改嫁小叔子或庶子都是正常操作。對於中底層家庭是節省資源,對於高層是可以維持夫家與其孃家的契約。隔壁日本的幕府,女人也是''循環使用''的,所以兒子的和前任的正妻要走一個出家的流程。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